11月12日、14日,致知學堂第十二講、第十三講在良鄉校區開講。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主任助理兼應用發展室主任,航天戰略專家張偉,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路小可教授分別以《航天強國的載人航天之路》和《中國夢與當代中國學子》為題進行主題講座。
11月12日,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主任助理兼應用發展室主任,航天戰略專家張偉以面向《航天強國的載人航天之路》為題,對我國載人航天中長期發展規劃、航天強國戰略研究、空間科學發展戰略和空間開發戰略研究等進行了講述。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國際航天大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載人航天活動,包括阿波羅登月、和平號空間站、國際空間站等等,不僅大力發展了航天技術,彰顯了國際影響力,而且開展了大規模的空間科學研究與應用。1992年,我國載人航天正式立項,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空間技術和空間科學有了很大的進步,但與航天強國尚有很大差距。本次講座首先對國際載人航天發展歷程進行概述,分別從空間技術和空間科學兩方面對國內外載人航天發展現狀進行比較分析,面向我國建設航天強國的戰略需求,對我國載人航天未來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講座內容由表及里,層層深入,結合歷史與現實,邏輯清晰地向與會同學展示了航天強國的載人航天之路這一主題。通過本次講座,同學們表示更加了解航天方面,收獲頗豐。
11月14日,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路小可教授為在座的北工商莘莘學子帶來一場關于《中國夢與當代中國學子》的主題演講,同學們聚精會神聆聽的同時也收獲了很大的感觸。
講座從“振興中華”、“中國夢”、“中國百年追夢苦難輝煌與中國夢進程中的當代青年”三大部分詳細地向同學們講授了中國夢與當代學子的內容與關系。路小可教授從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跨越百年的世博追夢、“中國夢”的渾然天成等方面詳細全面的講述了從“振興中華”到“中國夢”的艱辛歷程。他談到,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主題表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路小可教授用生動形象的例子闡明了自己的觀點并向同學們展示了一個新興的中國。她還向同學們推薦了三本書籍來幫助同學們理解并感受中國的巨變,分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最后的提問環節路小可教授熱情地解答了同學們的問題,與大家進行了交流探討,進一步加深了同學們對于實現“中國夢”青年人的擔當與責任的理解和認識,與會師生均感到收獲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