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研究生院、學生處與經濟學院聯合舉辦研究生“明德大講堂”第七場暨本科生“致知學堂”第五講高端學術講座。原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作了題為“后疫情時期的國際經濟和中國發展”的高端學術講座。學校部分教師、博士、碩士研究生與本科生1300余人在阜成路校區主會場和良鄉校區分會場參加了本次學術講座。講座由學校黨委書記黃先開主持。
黃先開書記在致辭中指出,目前世界正受新冠肺炎疫情陰影所籠罩,世界經濟秩序和國際經濟關系受到重大影響,原有的世界秩序正在發生新的重大變化,全球經濟正在醞釀新的變局,值此特殊時刻,學校特別邀請陳德銘部長來校作報告,幫助我校師生深入了解國際形勢,深刻把握疫情對世界經濟和中國發展的影響。
陳德銘曾任蘇州市委書記、陜西省省長、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黨組書記、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等職務,現任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他從經濟全球化歷史發展規律、新冠疫情對人類發展軌跡的影響、中美貿易摩擦可能的走向和“十四五”規劃等四個方面,就后疫情時代的國際經濟和中國發展進行了分析,幫助大家深入理解新冠疫情給世界經濟增長、深層次結構變遷與全球治理等領域造成的沖擊和影響,對于學校師生思考疫情下的世界經濟復蘇之路以及中國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陳德銘使用大量國際、國內實際案例,深入淺出,為師生生動解讀了后疫情時代的國際國內經濟問題,通過深層次、全方位的報告,讓師生對馬克思《資本論》、國有體制再改革、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歷史使命的開局之年等命題有了全新認識。最后,陳德銘從供給與需求、分配與支出、生產與消費、國際與國內四個格局,引導師生積極展開對“十四五”促進新發展格局規劃的分析,為學校更好服務國家政治、經濟發展戰略提出了寶貴建議。
在交流互動環節,在場師生與陳德銘就中美貿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全球經濟背景之下國家如何對于出口企業提供政策支持、臺海形勢現狀及未來走向、如何控制國內通貨膨脹、青年學子出國留學等師生密切關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本次講座使我校師生對后疫情時期的世界經濟有了不同維度和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知,為如何審視當今世界經濟帶來了全新視角,充分開拓了師生的學術視野,助力我校培養更多服務國家戰略和首都發展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