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2020中國縣域金融年會在江蘇省宿遷市召開,我校經濟學院金融系和《中國縣域經濟報》社聯合發布了《中國縣域金融生態環境指數報告2020》。
縣域是我國行政區劃的基本單元,也是經濟區劃的基本單位,縣域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對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影響極大。縣域金融生態環境是對縣域金融狀況的一個綜合衡量指標,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優化提升縣域金融生態環境是深化金融改革、高效配置金融資源、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發生了變化,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使人們必須思考,我國經濟發展的著力點和關鍵點在哪里。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縣域經濟,將是未來相當長時期內,我國經濟改革和金融改革的關鍵所在和重中之重。在這一背景下,經濟學院金融系秉承多年來在縣域金融生態環境指數方面的研究經驗和學術積累,與《中國縣域經濟報》社聯合推出了《中國縣域金融生態環境指數報告2020》。
縣域經濟發展涉及公共設施建設、項目投融資、產業升級、“三農”等問題,而其關鍵的一環是優化縣域金融生態環境。本指數的編制,目的是為客觀評價縣域金融生態環境提供量化指標,為社會大眾、各級政府、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提供有效指引和參考。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是所有社會主體共同努力的結果,需要各方協調。積極推動對金融生態環境較好的縣(市)的關注和報道,可以更好地發揮這些縣(市)的示范效應。研究其具體的金融政策和舉措可以為其他地區提供有效借鑒。
經濟學院區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楊德勇教授認為,縱觀這些進入全國金融環境100強的縣(市),他們共同的經驗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一是地方政府對金融和金融環境的作用和建設高度重視;二是地方政府有意識地對本地的金融發展和金融環境建設進行頂層規劃和設計;三是善于學習和運用金融發展規律和金融市場的規則。
今年是我校進行中國縣域金融生態環境指數研究的第五年。近年來各類區域金融相關的指數并不少,但大部分金融生態環境指數只做到了省一級,個別做到了市一級,而鮮見縣一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取得縣一級的數據極為困難。但縣一級的指數又極其重要,它反映了中國政府基本單元的運行狀況和融資環境。構造中國縣域金融生態環境指標,為我國縣域金融發展提供智力支持,讓更多人了解我國縣域金融發展狀況十分必要。
指數順利發布,得到了我校經濟學院金融系各位老師、中國縣域經濟報金融事業部、北京慧思拓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和北京小土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楊德勇、徐楠、李飛、李波在課題開展和報告寫作中完成了大量工作,其中楊德勇教授直接負責團隊的運行,統籌協調各單位與各負責人。張旭陽、祝金甫、栗書茵、馬若微、李寶仁、郭娜、張迎新、岳鵬鵬、趙龍、張峰開展了數據搜集和后期工作。研究生同學們忘我的工作和投入也為指數的構建保駕護航。《中國縣域金融生態環境指數報2020》一經發布就獲得廣泛關注,學習強國、《人民日報·民生周刊》、中國經濟網、金融世界、天眼查、網易新聞園區薈、搜狐網園區薈、奈曼旗新聞、澎湃新聞·澎湃號、一點資訊奈曼旗新聞、Hao123奈曼旗新聞、奈曼旗人民政府網站等媒體平臺或單位對此進行了轉載或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