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11月2日,第三講、四講致知學堂分別在良鄉主校區、阜成路校區開講,選課的同學們均按時到場聆聽講座。
10月28日,我校邀請到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學院教授、禁毒理論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文君教授,以“禁毒形勢也毒品防范”為主題為同學們帶來專題講座。李文君教授向同學們介紹了禁毒專業實訓的場景,播放了禁毒影片混剪,并讓同學們觀察其中違法、犯罪行為,思考毒品危害。圍繞毒品的基本知識、毒情形勢分析、吸毒引發的危害、涉毒的行為處罰以及毒品防范策略這五個方面,李文君教授詳細講述了毒品形勢與進行有效毒品防范的方法。她提到,在合理用量控制和依法生產的范疇內,一些具有精神麻痹作用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是允許被生產、使用到醫療、教學和科研中的。
就如何防范毒品這一話題,李文君認為禁毒是一種社會責任,參與禁毒人人有責。吸毒不僅可能會導使自殘,失控等引發公共安全的暴力行為發生,而且往往伴隨著以艾滋病為首的各種傳染病的傳播。針對禁毒,國家制定了針對性的毒品治理戰略,即減少毒品供給、減少毒品需求,減少毒品危害。在互動答疑環節中,針對同學提出的“國家采取哪些措施進行禁毒”這一問題,李文君教授談到,國家正在加強對于毒品的鑒別與預防認知的知識宣傳,努力提升國民對于毒品的警惕意識與辨別能力,但全民禁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全國人民不斷努力,才能使“毒品”這兩個字由人盡皆知轉變為人皆禁之。最后,她希望作為祖國接班人的我們可以積極參與到禁毒行動之中,禁毒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11月2日,我校邀請到中國當代著名國家級雕塑大師、世界杰出華人藝術家、山東省雕塑家協會副主席田躍民。田躍民副主席以“雕塑藝術分享”為主題進行了專題講座,圍繞如何欣賞畫作、怎么樣看雕塑、從哪個角度看藝術、藝術是什么四個方面詳細闡述了雕塑藝術的魅力。
通過展示曾經創作的《北京展覽館》、《論語》、《保衛釣魚島》、南京青奧會主題雕塑《九駿》等經典雕塑作品,在回顧自身如何走上雕塑藝術之路的緣由和歷程后,田躍民著重分享了肖像類雕塑藝術的創作。談到創作靈感時,他說道:“靈感的尋找要持之以恒、永不放棄。藝術方面有所成就需要多年的磨練,邁過一道道坎方能成為偉大的雕塑家。”并提出肖像要有神,尤其不能反復修改打磨,還對比了歐洲肖像類雕塑與中國肖像類雕塑的不同:“相比于中國,歐洲的雕塑不僅‘形’很神似,而且細節也更細膩。”田躍民以豐富案例就中國不同雕像風格的肖像差別進行了闡釋,以他創作的作品《莫言》為例,詳細講述了在塑造莫言這位文學巨擘的過程中,如何捕捉到其文人獨有的神韻。
田躍民分享了他在觀察和探訪一些農村家庭后創作出的肖像類雕塑。在分享完惟妙惟肖的肖像類雕塑藝術后,作為被我國雕塑界譽為當今天下塑馬“第一人”,田躍民帶領同學們欣賞了為南京青奧會等創作的“駿馬類”雕塑作品和繪畫作品,他深入解讀道:“不必一味追求作品的結構和造型,只要吃透規律并隨心所欲的發揮,藝術作品其獨特的神韻就會自然而然的溢出。”
田躍民談起自己對于繪畫藝術的理解。他強調繪畫需要千錘百煉,不要一味追求外形相像,要有自己獨特的理解,美與丑的評判自在人心。田躍民認為,自己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得益于幾十年來長期堅持抓住碎片時間進行速寫速畫的練習,并展示了曾經利用等候火車的時間完成的速寫作品。他表示,也正是因為這些經歷,才能極大地提升畫作水平,也為今后的創作提供了堅實基礎。
講座結束后在互動答疑環節中,針對同學提出的“在進行藝術工作時有什么精神是同學們值得學習的”這一問題,田躍民以登泰山為喻,他回答道有些人到中天門就停下腳步,有些人看到了半山腰的好風光也就止步了,其實更好的風光永遠在更高的層次,學習應該永無止境。有同學提出“您最滿意的作品是什么”,田躍民表示每件剛做完的最新作品是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因為“每件作品都在提高,都在進步。好的作品永遠是剛完成的那一件。”藝術創作一定要堅持創新提高,而不能滿足于過去的成就。最后,他認為藝術家是來發現社會問題以藝術形式表達,如果在座的每位同學能發出一些呼吁與想法,讓社會更美好,那么便都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