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會上中心組成員首先觀看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專題片。
接著,中心組成員結合各自分管工作交流了學習體會,并就高等教育特別是我校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關注點及廉政建設的途徑進行了探討。
張德玉談到,隨著高等學校財經流動越來越大,在基建、招生、采購、科研經費等領域出現的問題也日益增多,涉及面越來越廣,僅僅圖書館商業賄賂案就牽涉北京高校十幾所。廉政建設,一方面要加強教育,另一方面更要加強規章制度建設,加大對日常權力運行的監督力度。從下半年開始,學校要對所有可能涉及腐敗的關鍵環節進行梳理,在這些崗位構筑防線,確保國家財產不受損失,保護學校財產不受損失,同時也要保護好我們的干部。
張耘對財權和事權分離的二級管理進行了分析,認為無論是何種權力,實際上都是人在執行,因而執行主體的自我教育和學校規范都很關鍵。她還對首都醫科大學以財務為藍本、審計介入的《廉政風險點》的較為高效的運行模式進行了推介。
盧思鋒提到廉政建設中會遇到的原則與效率之間的矛盾,強調面對矛盾更應保障制度的力量。他舉例學生中出現的違規案例,深感反腐倡廉責任重大。盧思鋒還結合上午抗震救災報告會,談到,腐敗是影響災區重建的負面因素。特別是災難及救災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腐敗問題更要讓人警醒,因為腐敗影響著重建的信心和凝聚力;同時,心理問題也是災后重建的新課題。當前,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效果都有待提升。
謝志華從專業角度、從人性角度對腐敗的產生進行了分析,對分散權力,建立權力的制衡關系進行了評點,對我校人、財、物管理的基本流程的不同環節進行了界定,提出了把各種要素流程方式程序化,把個人工作表格化的管理模式;并對建立信息體系,界定權責關系,制度和流程管人做了說明。
王尚忠結合分管的基建和后勤工作對我校的廉政建設進行了思考和設計,對效率、效益和規范之間的共贏途徑進行了分析,對制度建設、專業化的管理、思想觀念轉變中“度”的把握、制度的執行力度等進行了強調。
譚向勇校長在總結中強調了高等院校易出現腐敗的8個要害點,對在當前制度設計滯后的情態中從小節和細節上認清腐敗、提高警惕、站穩立場做了強調;要求學校領導班子層面首先要嚴格自律,同時,也要科學地管理好分管的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