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11月23日,第十一講、第十二講致知學堂在良鄉主校區開講,選課的同學們均按時到場聆聽講座。
11月18日,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研部副主任左鵬教授在良鄉主校區,以《校園宗教傳播與應對》為題進行主題講座。左鵬分別從宗教的定義、起源和本質這三個方面為大家介紹了宗教的基本信息,并詳細介紹了宗教定義中,“宗”指的是創始人、崇拜的對象,“教”是指有一定的祭祀儀式。現如今中國的宗教發展較為迅速,信教人數也在持續增長,與此同時,在信教群體中青年人信教人數所占比重持續增加,信教者受教育水平逐步提高。左鵬通過多則實例辯證闡述了宗教信仰對學生的影響,并展示了當前宗教在高校中的傳播形式,如“團契組織”、“網絡傳教”等,提醒同學們有效識別宗教內容,并進行針對性的防范措施。
左鵬指出,高校宗教工作需要圍繞國家法律規定和宗教政策展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同時,《宗教事務條例》規定:“信教公民的集體宗教活動,一般應當在經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內舉行。”在高校校園范圍內的傳教行為是違法的。左鵬強調,憲法和相關法律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宗教事務的規定,奠定了高校宗教工作的法治基礎。左鵬對高校宗教工作基本內容提出了建議。高校要繼續貫徹落實我國宗教政策,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強化“五個認同”思想。具體來說,要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和對待宗教問題,用科學思想武裝自己,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新時代的中國發展,要求我們青年一代加強思想建設,在思考中進取,在探索中發展。通過學習宗教相關知識,我們應該堅定自己的唯物觀,堅持科學的腳步,相信科學的力量,不斷努力充實自己的思想,為個人和社會發展做出正確的選擇。
11月23日,致知學堂第十二講邀請北京魯迅博物館黨委委員、辦公室主任、第一黨支部書記馬海亭,在良鄉校區以《認真學習黨史,牢記初心使命》為題進行主題講座。馬海亭向同學們闡述學習黨史對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指出學習黨史的三個重要意義:學習黨史是牢記初心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學習黨史是堅定信仰信念、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學習黨史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
馬海亭向同學們講述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以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等主題故事向同學們介紹了中國共產黨誕生背景,并與同學們重溫了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初期到完成興國大業的艱苦奮斗,從建國時一窮二白到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改革開放時的坎坷曲折,讓同學們全面了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人民取得了如今驚天動地的成就。就如何學習黨史,馬海亭強調,作為大學生學習黨史應當樹立的四個目標:堅持學史明理,著力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堅持學史增信,不斷堅定信仰信念、增強“四個自信”;堅持學史崇德,自覺弘揚偉大革命精神、培植共產黨人精神家園;堅持學史力行,努力在攻堅克難、為民造福中開創新局。
馬海亭還向同學們分享了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會開班式上的講話,希望青年學生們能夠做到總書記對于當代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期望:“信念堅定、對黨忠誠,注重實際、實事求是,敢于擔當、善于作為,堅持原則、敢于斗爭,嚴守規矩、不逾底線,勤學苦練、增強本領”。馬海亭鼓勵同學們:“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