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交流會。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參加了交流會。校黨委副書記盧思鋒出席交流會并講話,會議由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張秀芬教授主持。
交流會上,教師代表吳建剛、劉韻冀、劉筠筠、王魯娜、陳鳳芝、陸麗瓊、趙春麗以及兩名研究生代表分別就各自參加社會實踐過程的感受做了發言。吳建剛老師交流了他參加由學校人事處、教務處和校工會組織的教授赴江浙社會實踐考察中獲得的鮮活感受;劉韻冀老師交流了他參加今年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干教師暑期參觀考察活動時的深刻體會;劉筠筠老師交流了她至英國牛津大學考察該校導師制教學方式時獲得的若干思考;王魯娜老師就她暑期在東北社會實踐時,對扎龍、大慶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不同方式以及長影世紀城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經驗產生的感受進行了交流;陳鳳芝老師則就她暑期赴東北企業——哈爾濱鍋爐廠、哈藥集團三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參觀一事交流了自己的體會;陸麗瓊就她參觀考察哈爾濱商業大學開展的開放式考試、吉林大學推行的“雙主體學導式”教學改革得到的認識與與會的老師作了交流;趙春麗老師就她至廈門大學和武夷山參觀考察時獲得的感觸與老師們進行了交流。研究生代表付延香、張柄霖等也與老師們分享了他們暑期參加西安——延安紅色之旅接受中國文化傳統和革命精神教育時的收獲和感想。
交流中,老師們就上述相關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盧思鋒副書記還就牛津導師制經驗在工商大學導師制實行中的借鑒價值以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北京工商大學導師制度中應該發揮的作用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盧思鋒在總結發言中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未來社會實踐的問題談了三點建議:第一,實踐證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走出課堂、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很有必要,因此,這項活動今后還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二,鑒于以社會實踐走向國內其他大學這種形式實效的局限性,今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走出去參加社會實踐的方向和重點還值得思考,最好能更多地走向工廠、企業、農村、軍營,組織教師參加紅色之旅,實地了解中國革命、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歷程,為此,可以以高校為依托,以江南為重點,走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第三,教師在社會實踐中要發揮自己的專長,專注于某一方面、集中研究某一問題,長期積累研究成果,持續關注下去,一定會做出好成績。
會議還討論了《北京工商大學思想政治理論實踐課教學實施方案(試行)》,老師們紛紛就方案的內容提出了各種修改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