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2日,值得每個北工商人銘記的日子,全校師生齊心協力,共同努力,為母校成功慶祝了她60歲的生日。這是一次團結的盛會,一次歡樂的聚會,它凝聚力量、振奮人心。日歷一頁頁翻過,校慶已經遠去,然而它留在每個人心中的美好記憶依舊清晰可見。
教師篇——
校慶辦公室主任 張曉磊:“這次校慶活動可以說是我校建校60年來最大的一次展示活動,向社會、校友、師生展示了學校的歷史成就和今日成果。尤其重要是,展示了今天的北京工商大學是原北京商學院、北京輕工業學院、機械工業管理干部學院三所優秀行業名校的傳承者。通過校慶活動,我們繼承了學校光榮傳統,彰顯了60年來的成就,凝聚了師生員工、廣大校友、社會各界建設和發展工商大學的信心和力量。可以說,這次校慶活動對學校的發展將有深遠的影響,為學校早日成為教學研究型大學添加了動力,是學校蒸蒸日上的新起點。
團委書記 呂良:“團委主要負責校慶晚會籌備、志愿者組織和歡樂校慶系列活動的開展。師生們積極參與,是熱愛工商、感恩工商的真情流露。通過校慶的系列活動,體現了同學們的主人翁意識和對學校的認同感,豐富了校園文化建設,增強了學校的凝聚力,也體現了共建共享的理念。希望我們能夠把校慶的精神發揚到以后的學習工作當中,為實現學校由教學型大學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變做出自己的貢獻。”
外國語學院 王紅莉老師:“校慶的氣氛非常熱烈,我們外國語學院很多回來的老師同學都感嘆學校的變化之大、發展之快。這次校慶肯定是對咱們學校整體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校友們都記掛著學校,對母校情深。而且很多校友回報母校,為學弟學妹們提供了很多實習機會,使我們學校學生和社會的聯系增多。”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單紫薇老師:“整個寒假都沒有休息,聯系校友,做了很多工作。校慶很熱鬧很成功,自己也很開心。覺得咱們這次校慶既體現了學校文化,又體現了人文關懷,而且可以感受到我們學校從教學型向教學研究型大學的一個轉變。通過校慶,對我自己待人接物、交流能力是一個鍛煉,而且對以后的工作也是一個激勵。同時,也體現了咱們學校的凝聚力和對校友的感召力。”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王佩璋老師:“感覺此次校慶挺熱鬧的,看到了許多以前的學生。我覺得此次校慶體現了科研這一特點比較多,而且像參觀校史館這樣的活動,對學校的前身、歷史也有了深刻的了解。在教學上也應該保留學校的特色,在專業上盡量專一點,像‘商’‘輕工’的特色,研究香料之類的。最后,祝愿學校越辦越好。”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曹雁平老師:“校慶挺好的,就是一個校友的節日。很多同學都回來了,大家聊得很開心。這樣簡單、淳樸的感覺就很好。我上學的時候就在這里,現在又在這里任教。我們學校一路走來的確很不容易,我對它也有很深的感情,希望它能夠越走越好。”
機械工程學院 白皛老師:“我覺得這次校慶活動安排緊湊,各個學院安排的活動也挺多。大家都很熱情,總的來說活動挺圓滿的。校慶主要體現的精神就是團結、大家合作。我們學院還舉辦了多次學術講座,這一點就體現了從教學型到教學研究型大學轉變的理念。在看了優秀的校友之后,也覺得自己要繼續努力。最后,祝愿學校越來越好。”
商學院 王真老師:“學校辦了一次檔次很高的慶典。晚會特別好,慶祝大會也比較好,體現了學校新的校園風尚。除此之外,校慶活動在社會上也引起了很大的關注和注意,對宣傳學校也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