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2010年暑期社會實踐總結表彰大會在良鄉校區學術交流中心A報告廳舉行。黨委副書記盧思鋒、副校長李朝鮮、北京市學生聯合會執行主席趙明、房山區教委副主任米忠誠、房山區團教工委書記劉開平、豐臺區精神文明辦黃偉以及社會實踐對接單位代表房山五中、良鄉五中、長陽中學的領導出席大會。出席大會的還有保衛處處長頓勁松、學生處處長呂素香、黨委宣傳部副部長袁小年、教務處副處長孔凡航、團委書記呂良及各院系的黨總支副書記和團總支書記。各實踐團成員及學生代表參加大會。
首先,主持人向大家介紹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概況。(活動詳情見新聞背景)
在暑期社會實踐成果展示環節中,9個院系參加暑期社會實踐的同學們利用視頻展示、情景短劇表演、訪談、三句半、朗誦、新聞播報和快板等別具一格、創意新穎的形式展示了他們的暑期社會實踐成果。
校團委書記呂良宣讀了關于表彰北京工商大學2010年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團隊、優秀帶隊教師、優秀個人的決定。十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獲得優秀團隊稱號,十名帶隊老師獲得優秀帶隊老師稱號,166名同學獲得優秀個人稱號。到會領導和嘉賓為獲獎個人和集體頒發了證書。
優秀個人獲獎代表經濟學院財金094班的張博和優秀帶隊老師獲獎代表機械工程學院的鄭光老師進行了發言,介紹了他們在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的收獲及感想。
副校長李朝鮮向友好合作單位代表房山區教委、豐臺區精神文明辦和實踐基地代表良鄉五中、房山五中、長陽中學等對接單位贈送了紀念牌匾,希望這種友好的合作關系能夠一直保持下去。
來自友好合作單位的代表房山區教委副主任米忠誠同志講話。他提出社會實踐踐行了“我實踐,我成長,我奉獻,我快樂”的理念,并感謝暑期實踐活動的老師及同學為房山區的中學生們帶去了豐富多彩的知識,希望我校與房山區鞏固成果,擴大影響,繼續進行深度合作,在往年暑期社會實踐的基礎上探索合作化、常態化的工作新方法。
校黨委副書記盧思鋒發表講話。他總結了暑期社會實踐的四點成效:一是學生受益,通過暑期社會實踐,同學們眼界開闊,能力提升,責任感增強,意志力得到磨練;二是社會受益,參與活動的中學生及社區居民都對我校學生表示了贊揚;三是學校受益,有利于學校更好地發揚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四是教師受益,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與學生增進感情。
盧副書記指出,學校及院系應組織深入的總結交流,把社會實踐的成果展示給全校師生;要建立更強的保障、指導、激勵、交流機制,使社會實踐活動經常化。他希望我校師生與對接中學繼續保持長期聯系與合作,并與其他區縣及單位發展更廣泛的深入合作關系,通過社會實踐總結,肯定成績,尋找差距,明確方向,把以后的社會實踐活動辦的更好,使我校與實踐單位全面受益。
表彰大會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至此我校2010年暑期社會實踐工作畫上圓滿的句號。
新聞背景:我校2010暑期社會實踐情況介紹
我校于2010年暑期組織全校學生深入開展以“堅定信心•承載使命•擁抱青春”為主題,以三個北京和世界城市建設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實踐活動。此次集中暑期社會實踐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延續我校 “十鄉百村千人行”品牌實踐項目,8個院系參與,參與人數501人,分別對接8個鄉鎮、8所中小學,同學們通過到當地農村社會實踐與調研,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更加深刻地了解我國國情,有所收獲,受教育、做貢獻、長才干;第二部分開展以“世界城市我的家——工商學子訪京城百姓家庭”為主題的社區實踐項目,我校9個院系13支隊伍,深入海淀區甘家口街道、中關村街道、豐臺區科技園等十個社區,通過與相關社區進行對接,引導、鼓勵廣大青年學生結合自身特點,參與社區的規劃建設工作,了解內部文化、運營管理和工作模式,同時開展以宣講、調研和志愿服務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社區實踐行動;第三部分是“工商學子企業行” ——北京工商大學企業實踐項目,我校各學院分別結合本專業特點,到企業進行調研和實習,走訪了北京新世紀服裝商貿城、北京DRC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基地、金源新燕莎等數十家企業,將所學專業知識得到應用和轉化;第四部分為專題調研,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指導社會實踐專題調研和選派專業教師帶隊參加實踐,參與人數100余人,前往大興區老宋瓜園生態農業基地、北宅村、南宮地熱產業基地、掛甲峪山莊等地開展專題調研。此外,還有1000余名同學參與了自由組隊的分散實踐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