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至21日,我校召開“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研討會,校領導孫堯東、譚向勇、盧思鋒、張德玉、謝志華、張耘、呼文亮、胡連利和中層正職干部、教代會執委、工會委員聚集一堂,暢所欲言,對各項子規劃和各學院規劃進行了研討。
謝志華、魏中龍、張曉堂、王國順、呼文亮、張德玉分別就“十二五”期間學校的學科建設規劃(含師資隊伍建設)、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科學研究發展規劃、校園與支撐條件建設規劃、黨建思想政治工作規劃向大會作了匯報。各學院領導沈毅、劉載文、甘亞平、徐寶財、楊德勇、楊懷恩、顧紅、張力、楊有紅、張秀芬、許國志分別就本單位的“十二五”規劃向大會作了報告。與會同志紛紛針對各規劃所存在問題發言提問,作報告者當場作答,氣氛十分熱烈。
校長譚向勇作了總結發言。他指出,“十二五”時期是決定我校能否成功轉型的關鍵時期,制定一個目標明確、措施得當的“十二五”規劃對學校十分重要。此次研討會很成功,一方面把規劃展示出來,大家來進行評價,進行補充,可能會使規劃更加完善,更加可行;一方面在聽別人規劃的同時,也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通過比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會議的目的就是通過討論,達成共識。校長希望各單位在做“十二五”規劃時,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邏輯清楚。首先要回答過去5年到底做得怎么樣?即現狀如何?其次要回答未來5年到底要怎么樣?即明確目標,同時要論證目標的可行性。三要說明需要什么條件,采取什么方法達成目標,即措施。二是特色鮮明。學校已把商科和食品學科定位為發展主攻方向,這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戰略抉擇。所有子規劃和學院規劃都要緊緊圍繞這個發展戰略進行謀劃,使學校的“十二五”規劃形成一個完整的戰略體系。每個學院、每個教師、每個員工都要找到與這個體系相對應的位置。“十二五”規劃能否實現的根本在于人才,教師的數量、質量和結構要統籌考慮,要鼓勵教師通過科研、通過項目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和與社會的對接。三是目標可及。規劃中文字表述不能籠統,每個確定的目標要經過充分論證,講清楚可實現的基礎,具有說服力。校長要求,各子規劃涉及部門較多,要繼續進行整合;各學院規劃要根據意見進行調整,與教職工見面,進行再研討;學校規劃抓緊制定,明年3月交“雙代會”審議。
校長還就下半學期工作進行了安排。他要求下半學期除做好“十二五”規劃外,還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年終總結和述職考評工作。二是做好2011年人才引進工作。三是做好科研表彰工作。四是做好決算、預算工作。五是做好新年聯歡晚會籌備工作,讓教職工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振奮精神,迎接“十二五”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