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下午16時許,北京降下暴雨,這是北京遭遇的十年以來最大降雨,瞬間白晝如黑夜。暴雨造成了我校阜成路校區、家屬區32處漏雨、積水,造成良鄉生活區、教學區6處漏水,防汛形勢嚴峻。
在汛情和困難面前,后勤、保衛等部門迅速部署組織防汛工作,相關人員立即到崗到位,英勇奮戰,全力投入到防汛搶險工作中。
14:15,正在燕郊參加教委會議的后勤管理處副處長盧燦寬,通過短信指示要迅速啟動防汛預案,各部門負責人堅守崗位,按劃分區域加強巡視,搶險隊整裝待發,兩校區晚上安排專人值班。隨后,他一邊通過電話指揮搶險工作,一邊坐車趕往學校。
14:20,后勤管理處副處長尹寶星來到阜成路防汛辦公室,與動力維修科科長蔣藏忠、校園管理科科長王愛軍、社區物業中心主任楊金忠等,一起商量、布置防汛工作。與此同時,后勤黨總支副書記張建平,在良鄉迅速落實防汛值班、搶修工作。
16點多,大雨傾盆而下,后勤所有相關人員頂著雷雨堅守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尹寶星、蔣藏忠在全面指揮、協調搶險工作的同時,第一時間趕到積水嚴重的西甲4樓地下室等地,現場指揮搶險工作。兩校區37名維修搶險隊員分組趕赴現場,迅速用水泵、消防帶排水,用沙袋堵水,電工迅速切掉電源、關閉電梯,保證現場安全,努力將損失降到最低。動力維修科副科長雷金勇、張英勇,公寓科科長劉寶玉、社區中心副主任張振家等,頂著雷雨在兩校區的學生宿舍、家屬區、教學樓逐地巡視,發現漏雨后,在電話通知防汛辦的同時,立刻帶領現場的值班員、宿舍人員開展自救。
晚上19點多,搶險隊員匆忙吃口飯,就又各處排查險情了,直到晚上22點多險情基本解除,大家才陸續回宿舍休息。防汛辦公室副主任蔣藏忠整晚留在學校,隨時協調防汛搶險工作。
24小時熱線電話員唐小清,接到防汛通知后,整晚在服務大廳接聽報修電話,不聲不響地在工作崗位上度過了21歲生日。第二天早上得知消息后,后勤處為她補送了生日卡和小禮物。
飲食科西區大庫嚴重漏雨,采購部的李淑芳、王玉娟堅守現場,及時上報險情,保證了食堂原材料的安全。食堂部分職工住在積水嚴重的西甲4樓地下室,為了保證師生用餐,他們顧不上寢室進水,堅守工作崗位。西區一層餐廳經理馬先允等6人,還自愿加入到搶險隊伍中,冒著瓢潑大雨在綜合樓前綠化帶挖開缺口,及時排泄積水。直到晚上20:30營業結束后,西區一層餐廳職工才回宿舍清理房間、洗涼濕漉漉的物品。
在部分路段不通的情況下,2輛班車駕駛員憑著豐富的駕車經驗和良好技術,駕駛良鄉校車19:15平安到達阜成路校區。
勝利達、方莊物業也組織人力,一起參加了搶險工作。
保衛處啟動防汛應急預案,兩校區共出動保安84人參加防汛搶險。同時,保安處干部、保安隊長巡視校園,在校門口疏導交通。夜間12人巡邏,不間斷查看水情,確保校園安全穩定。
24日下午14時,盧燦寬再次主持召開后勤防汛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及時通報北京市及我校汛情,進一步落實防汛物資和各科室防汛責任,以防更大汛情發生。后勤各部門均表示,要加強檢查,發現險情及時處理,嚴防死守,確保我校安全度過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