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沉廣場,有一個忙碌而靈活的身影,他個子不高、皮膚黝黑,小小的眼睛炯炯有神——他就是六營營長朱好。
記者來到訓練場地時,朱營長正在準備9月7日的合唱比賽,為《愛國奉獻歌》的指揮黃素素做指導。對于此次合唱比賽,朱營長十分重視,由于六營男少女多,營長預備采用男女比例1:3或1:2的方式,分四聲部合唱。“其他營隊一般都是按照男女參半的方式,分兩聲部合唱,而我們營的四聲部合唱就是制敵取勝的殺手锏。”朱營長信心滿滿地說。在中午集合時,營長號召到:“咱們時間短,任務重,希望同學們利用休息時間多加練習,爭奪第一。”
談到訓練方法時,連續(xù)三年到我校承訓的朱營長頗有心得。由于同學們以前已經(jīng)接受過多次軍訓,掌握的動作標準不一樣,六營采用正副對比的方法,即每個班站成兩排,面對面訓練。教官教動作,對面的同學是鏡子,以便隨時糾正錯誤動作。另外,教官們還注重個別指導,“我們營二十一連四班的楊梅走路時習慣腳尖先著地,在練習齊步行進時難度較大,所以教官便對癥下藥,單獨對她進行了踢腿、擺臂等動作的指導。”朱營長還特別提倡自我訓練:“教官教出的只是形似,同學們課下自己練出來的才是神似。”
“朱營長經(jīng)驗豐富,訓練方面沒得挑,又特別負責任,為調(diào)動學員們的積極性想盡辦法。還與我們密切配合,進行各連間評比競賽,且開訓兩天來我們營都是第一名。”十九連的指導員楊帥提到朱營長總是贊不絕口。
面對別人的稱贊,朱營長卻顯得很謙虛,他瞇著眼睛說:“其實就是在實踐中找方法。”取得好成績,朱營長還是難掩心中的喜悅,他悄悄告訴記者:“我們營的訓練氛圍好、集合迅速、令行禁止,每天早上在7:25就能準時訓練。”
六營是一個由理學院和食品學院組成的混合營隊,每個連都由兩個院的學生共同組成。“兩個院一起訓練,可以讓學生相互了解,共同努力,不會引起內(nèi)部的競爭,增強了我們營的凝聚力。”朱營長微笑著告訴記者,“考慮到是為大學生軍訓,參訓的教官都經(jīng)過嚴格選拔,但在教官的編制方面,我們營可能稍微弱一點,有許多去年剛參軍的新兵。”不過,朱營長把弱兵變成了強將,通過挖掘每個教官的長處,做到了人盡其才,每個連隊都是強弱搭配,新老結(jié)合,合理配置。
營長對今年的學員抱有極大的希望,他們有朝氣、有激情,為了六營共同努力。與以往兩屆相比,這屆的學員基礎更好、接受能力更強、參訓士氣更高,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人借故推脫軍訓。而且六營秘密成立了 “擒敵方隊”,這支隊伍人數(shù)不定,分編到每個連里,帶動其他同學們訓練;另外,在會操比賽時可以出奇制勝、為營隊爭光。“我們時刻準備著,爭取突擊出手得第一。”
80后的朱好肯奮斗,能吃苦。11歲離開父母上學,一切生活都靠自己,本來想當老師、做醫(yī)生的他,由于工作分配不好,在大二時選擇了參軍,并且順利考上了軍校。在部隊生活中,朱營長是一個特別會關(guān)心戰(zhàn)友的貼心領導,喜歡部隊生活的年輕戰(zhàn)士,有理想抱負的熱血排長。他的副營長文建告訴記者:“每天晚上我們營長睡得都是最晚的,他會檢查每一個宿舍,為士兵們輕輕地蓋好被子,整理好一切軍訓資料后才休息。”朱營長喜歡部隊的生活,珍惜戰(zhàn)友間的兄弟情義,熱愛部隊這片凈化心靈的圣土。當兵8年,他在軍營的天地里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我已經(jīng)連續(xù)三年帶兵到北京工商大學軍訓了。”營長十分開心地講到:“和學生們在一起,我覺得心態(tài)更加年輕了,也學到了很多軍營之外的知識,更懂得如何同別人交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