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至5日,學校組織召開了2011年度信息化建設研討會,校長譚向勇、副校長李朝鮮、副校長方德英出席了會議,大會緊緊圍繞我校“十二五”期間信息化建設規劃及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校長講話、專家講座、交流討論的形式展開。校外專家、學校各單位分管信息化建設負責人、學校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委員會成員及網絡中心相關人員共6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副校長方德英主持。
譚向勇校長首先做了關于“加強我校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的意義”的重要講話。他強調信息化建設是學校重要工作之一,需長期不懈的努力,任重而道遠;信息化已經滲透到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及師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單位必須給予足夠重視。譚校長談到了學校召開此次信息化建設研討會的意義。他指出,經過幾年的建設,我校校園網及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存在的問題還很多,如網絡基本服務功能不夠完善,利用率不高,網上資源匱乏等等。究其根本原因主要還是理念的問題,重視不夠,在管理、投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還不到位。本次會議的目的就是集中起來,通過外請專家的講解、研討,開闊思路,找問題、找差距,做好規劃,講實效,解決問題要具體。譚校長強調信息化建設必須跟上學校發展的步伐,希望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使我校信息化建設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信息化分會理事長,清華大學信息中心主任蔣東興從分析我國高校信息化發展總體狀況、機遇與主要任務入手,詳細解讀了國內、北京市高校信息化發展狀況與“十二五”規劃,并介紹了清華大學信息化建設規劃與經驗。中山大學網絡信息技術中心主任郭清順以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階段與推動模式為題,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中山大學數字化校園建設實踐經驗。兩位專家的報告為我校“十二五”期間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方德英副校長圍繞我校“十二五”期間信息化建設規劃及主要工作思路,對我校信息化工作如何開展,從“定位、找差距、如何做”三個方面作了重要講話。方德英副校長指出,首先,學校非常重視信息化建設,成立了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委員會,為信息化工作的開展打好了基礎。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廣,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群力群策,共同完成。不管分擔何種工作,每個人既是信息化工作的建設者也是使用者,要站在為學校信息化工作的角色上,按照孫堯東書記提出的“三高”和“四個統一”的目標,更新理念、合理定位、統一規劃、協同工作,實現精細化管理。其次,要了解現狀,認清我校正處于信息化建設發展的階段,結合目標找差距;要分析業務與信息系統的結合程度,通過信息化建設優化工作流程,為全校師生的教學、科研及生活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務。第三,要認真思考信息化工作如何做?指出信息化離不開投入,但信息化是買不來的,僅有資金的投入遠遠不夠。信息化也不存在交鑰匙工程,需要全校動員,通過技術、業務、管理、藝術和文化的協同作業,建設成具有我校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教育信息化系統。他指出,“十二五”期間學校要擇機申報北京市數字化校園示范校,通過有效的組織管理,使我校的信息化建設與學校各項事業發展同步。
網絡中心主任劉翠玲匯報了學校網絡信息化建設情況,包括網絡信息化建設資源的總體概況、我校信息化建設近三年完成的主要工作、信息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近期工作安排,供大家討論,提出問題、意見和建議。部分與會代表結合本單位的信息化建設實踐,交流發言,對學校信息化建設工作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會上副校長李朝鮮宣讀了學校成立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委員會的決定及人員結構名單,宣讀了2011年度學校二級網站評比結果。會上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校領導為獲得本次評比一、二、三等獎的單位頒發了證書和獎品。
會議期間,學校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委員會主任譚向勇校長主持召開了第一次會議,明確了委員會工作職責及工作方式,討論了我校英文網站建設草案,通過了加快我校英文網站建設的決定。他要求各委員會后對草案提出具體的意見和建議,由網絡中心匯總整理。
最后,方德英副校長對本次會議做了總結。他強調,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項復合型工程。信息化工作的開展需要有各種中堅力量的支撐,除技術支撐外,還要有業務、文化、藝術等方面的支撐,必須加強資源整合,不斷推進我校信息化建設工作,使我校信息化建設工作大踏步前進。同時他對各單位長期以來對學校信息化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