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詩韻,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統計091的學生,2011年國家獎學金獲得者。現為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專業成績優異,績點達到3.93。曾獲得我校2010~2011學年度一等獎學金。于2010~2011學年度擔任我校經濟學院團總支組織部副部長。參與過大量科技比賽,包括首都第六屆“挑戰杯”學術競賽,經院企業經濟模擬協會舉辦的“立豐杯”比賽等,并在“立豐杯”比賽中獲二等獎。曾多次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包括我校60周年校慶志愿活動,國家大劇院、國家科技館志愿活動等。
身材嬌小,又成熟穩重;語速不快,卻字字珠璣。她,就是2011年國家獎學金獲得者——余詩韻。
喜歡,就去嘗試
得知自己獲得了國家獎學金,余詩韻的感受只有兩個字——“開心”。她非常坦然:“得了就是得了,沒得就是沒得。”她認為,很多成功人士不一定都得過獎學金,但他們依然成功,因而成功的關鍵是看一個人是否有熱忱做一件事,并一直堅持做下去。
談到自己的專業統計學,余詩韻說:“只要找到自己喜歡的,就是正確的。”
她表示,學習統計學偏重于應用方面,而自己又比較喜歡運用軟件,能夠學以致用是件非常令人開心的事情。“某道題,別人用計算器要算很久,而我如果使用軟件,用自己的方法算出來只需要幾分鐘,那種感覺很爽!”她笑著說。
她在大一的時候曾參加過我校企業模擬競技協會的比賽。比賽時需要用到Excel表格,雖然沒有人教授如何使用公式,但她能找出別人用過的計算公式,琢磨出其應用的原理,然后根據自己的需要構造公式,最終得到結果。
“我很喜歡接觸新鮮事物。”余詩韻說。她參加過許多志愿工作,比如國家大劇院和中國國家科技館的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她總能學習到不同的東西,既學到了新的知識,又獲得了難得的經驗。
堅持,就有收獲
余詩韻自大一冬季開始至今,幾乎每天都堅持做5000米長跑練習。雖然每次跑步都要用一個多小時,但她認為,運動能夠鍛煉人的意志力,并且使身體能夠更加抗疲勞,所以付出時間和精力是值得的。“經常運動,很容易在800米中跑第一名的。”她說,“而且在跑完步之后的漫步中,你能回想起這一天所發生的事情,總結自己一天的得失。”
“運動很鍛煉心態。”她講到,在800米跑步測驗中,她往往剛跑過100米就想放棄,但她也會馬上告訴自己:如果現在放棄,那之前的100米就白費了。于是,她就憑著這個想法一直跑到終點。而這種在長跑中的鍛煉出來的毅力,也成為她積極的心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她無論做任何事情都不輕言放棄。
選擇,就要堅定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這是余詩韻的人生信仰。
她認為,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幼稚的一面,對待問題也可能會不夠成熟。而所謂的“風雨兼程”中的“風雨”并不是困難,而是自己內心對于生活的感受。“有的時候你和大家選的路是不一樣的,你會承受不解、孤單、寂寞,面對外界的評價和內心的波動,你只能自己去迎接,去解決。朋友可能并不能幫助你,但你需要他們的支持。”
她告訴記者:“我選統計時,曾跟班主任說,我把自己的一切后路都斷了,這樣我只能向前。”她覺得人能選擇一件自己喜歡的事做,就足夠了。
余詩韻說,自己曾希望成為一名醫生,因為幫助別人會讓自己有一種欣慰和滿足感。而選擇了統計專業之后,她便開始踏踏實實地走“統計”之路。因為她知道,統計學的知識不僅能用于金融,也能應用在制藥等與醫學相關的領域中。“這樣能和自己最初的夢想相接,只是換了一種方式,改變了一條路罷了。”她計劃在大學畢業之后,出國繼續學習統計方面的知識,以更好的深造和提高自己。
這就是余詩韻,一個堅定的女孩,一個在人生道路上不斷拼搏的女孩。她的信仰將會帶她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