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7月22日,北京經歷了61年來最大強降雨,城區和近郊發生內澇和洪災,我校阜成路校區和良鄉校區也發生了不同程度水災險情,險情牽動著大家的心。校領導對防汛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保衛處、后勤管理處、規劃建設處、圖書館等相關部門的領導和干部積極投入搶險救災,確保學校師生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保障學校各項設施正常運轉。
未雨綢繆,準備充分
7月21日中午,根據北京市氣象預報,學校啟動防汛應急預案,校領導盧思鋒、呼文亮親自部署全校應急指揮工作。后勤管理處處長盧燦寬、保衛處處長頓勁松、規劃建設處副處長付世倫在良鄉校區,規劃建設處處長吉濤、副處長趙立君,后勤管理處副處長尹寶星、保衛處副處長楊東杰在阜成路校區分別組織維修人員、物業公司人員、保安、施工隊伍做好防汛排險的各項準備工作。規劃建設處向各駐校施工單位發放《關于雨季安全施工的告知書》,通告各施工單位做好防汛排查工作,施工現場要有專人值守,發現險情要啟動應急預案,立即上報。
各部門負責人堅守崗位,各司其職,加強巡視,整裝待發。
及時出擊,防控到位
7月21日傍晚開始,險情陸續出現。
阜成路圖書館地下室、教三樓地下室、綜合樓地下室、東塔樓地下室、東甲2樓地下室先后進水,禮堂東、西兩側漏雨,教三樓東北角一間教室漏雨,外事樓電梯間漏雨,后勤、基建、保衛組織人員分組趕赴現場,迅速用水泵、消防帶排水,用沙袋堵水,電工迅速切掉電源、關閉電梯,保證現場安全。
規劃建設處處領導和在建項目負責人景艷龍、郝京平等巡視校園,指揮施工人員將圖書館、教一樓屋面保護層下的沙土墊層裝袋,并將排水管道口周圍清理干凈,確保排水管通暢,同時抓緊拆除教一樓樓頂松動的彩鋼板,防止掉落事故發生。
圖書館地下室進水嚴重,館長馬春暉趕到現場組織搶險。后勤和施工隊抽調了3臺大功率水泵進行排水,維修人員、保安、物業公司人員運用各種工具手工排水,清掃圖書館每層樓道內的積水,抬著沙袋將圖書館的內排管口堵死,并調動疏通車集中排除險情。地下室書庫安然無恙。
教三樓地下配電室南側天井大量積水,水漫過窗戶進入室內,工作人員不畏危險,伏在配電室狹小的隔間內,規劃建設處、物業公司組織人員用水泵排水,用沙袋封堵,人工掏水,經過1個小時的奮戰,終于使水位得到有效控制,確保學校配電室內各臺配電柜未發生進水事故,確保了配電室的安全。
良鄉校區大雨造成鐘樓、圖書館、文體館、文科實踐中心等多個單體樓多處漏雨,下沉式廣場的湖面水位超過三米。保衛處處長頓勁松、保衛干部馬駿、保安隊長張心力、后勤管理處處長盧燦寬和科長雷金勇奔波于各單體樓之間,指揮保安和維修工人進行監控和搶修。100多名保安人員全體出動,對險情實時監控,當發現鐘樓前的污水井蓋被雨水頂開后,他們及時將鐘樓內的長鐵椅搬出,對井口進行覆蓋,避免了可能發生的危險。
良鄉下沉式廣場水面迅速上漲,最高達到3米深,淹到了舞臺下沿,維修人員切斷了舞臺電源,保衛處拉起了安全警示,保證人員通行安全。
良鄉5個學生社團地下室進水,維修人員、物業公司人員及時進行抽水和掏水,電工堅守在地下配電間,隨時查看水情,確保配電的安全。
良鄉圖書館四層和大廳漏雨,物業公司人員和保安迅速采取措施,用桶接水,清掃積水,維修人員對電路進行檢查,確保用電安全。
由于雨勢一直較大,兩校區道路積水嚴重,物業公司人員冒著大雨,清掏雨水箅子,保證雨水的排放。
保衛處和學生公寓管理人員,勸阻外出的同學,留在宿舍內躲避強降雨。
險情排除,校園平安
傍晚時分,雨量增至最猛,很多工作人員沒有退縮,所有人的全身已經被汗水濕透、雨水澆透。由于雨勢過大,晚上十點左右,兩校區陸續接到新的汛情報告,雖然一些同志出現了身體透支的情況,但大家沒有退卻,不顧疲憊,迎難而上,科學應對。
搶險工作一直持續到7月22日凌晨兩點才結束。此次搶險共投入各類人員近230人,之后,后勤、保衛、基建又組織人員進行巡查,統計漏雨的情況。由于各部門準備充分,處置及時,這場特大暴雨沒有給學校帶來大的險情和人員傷亡。
大雨過后的北京,晴空萬里。經歷了這場暴雨洗禮的我們,更加覺得明媚與晴朗的意義。感謝你們,堅守崗位的工作人員,你們用愛心、責任、從容與堅守傳遞了一份正能量,一份溫暖、感動,一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