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商學院召開了數字商科改革與建設暨商科國際認證課程建設研討會,探討新時代下數字商科的發展路徑、數字化課程改革方案以及商科國際認證課程的建設模式,以及如何進一步提升學院專業和課程建設水平。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吳武清教授,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趙洱崠教授,浙江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吳寶教授以及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劉穎琦教授等專家學者受邀作主題報告。北京工商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左敏,教務處副處長于濤,商學院黨委書記付仕倫、院長何玉潤、副院長趙川,副院長劉鴻,各系、中心主任以及核心課程負責人參加了此次會議。商學院副院長趙川主持會議。
左敏教授對來訪的各位專家教授表示了歡迎。他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北京工商大學圍繞著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主線,積極開展“人才培養創新行動、學科建設攀登行動、隊伍建設卓越行動和國際交流提升行動”。秉持著“商科做強、工科做精、工商融合、雙輪驅動”的辦學思路,搶抓教育數字化轉型機遇,扎實推進新工科、新商科建設。商科數字化建設的核心是課程的數字化建設和改革,要通過建設多元立體的數字化課程形式,構建微課程,推動教育數字化的落地。此外,國際認證是學校鏈接外界,促進學校深層次改革發展的重要前提。商學院過去有良好的走出去和引進來的經驗,希望在未來的國際認證工作中也能取得良好的成績。
會議上半場以課程數字化轉型為專題進行了探討。會議邀請了吳武清教授和趙洱崠教授分享了他們在建設數字化課程中的豐富經驗。
趙洱崠教授以《數字化時代管理類高質量課程的設計建設和應用》為題,介紹了他在慕課和混合式課程等一系列數字化課程建設中的經驗。他從自己負責的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出發,總結了數字化課程建設的核心思路是“育心明德,道術相濟”,在具體課程安排上要注重通識化、理論性、應用性和趣味性相結合。
吳武清教授以《跨學科交叉生態環境建設賦能智能財會教育》為題,講述了數字化課程建設與賦能的經驗。在智能財會課程的建設中,吳教授強調要在財會專業課與大數據等方法課的基礎上,重點探討融合類課程的建設。同時,課程應當根據教學實際撰寫合適的教材,從而總結歸納經驗,打造核心成果。
專家報告在參會老師中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商學院各課程組負責人也都分享了自己在數字化課程建設中的心得和體會,并結合專家的建議提出了未來改進的方向。兩位專家對商學院目前的數字化課程建設情況進行了點評,并結合具體的課程內容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為數字商科建設和商學院課程質量提升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會議以國際認證課程建設為主題邀請了吳寶教授和劉穎琦教授作經驗分享。
吳寶教授以《數字時代如何落實<責任與可持續管理〉教學建設》為題,從課程設置,教學形式創新,教學團隊建設等方面介紹了《責任與可持續管理》課程的建設經驗。在課程建設中,吳教授強調要面向數字經濟,形成全過程、穿插式的教學生態,并推動“線上線下、國內國外、課內課外”的三重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改革。
劉穎琦教授以《商學院國際認證課程建設經驗分享——綠色可持續課程建設》為題,介紹了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國際認證思路。她首先強調學院應當結合研究優勢和產業優勢突出特色,并據此設計使命、愿景、價值觀等頂層設計。隨后,劉教授以《綠色可持續發展》課程為例,詳細介紹了課程應當如何融入聯合國SDGs的理念。
商學院國際認證辦公室相關成員以及國際認證課程組負責人積極學習了兩位教授的成功經驗,并針對商學院目前的課程建設情況對兩位教授進行了咨詢。兩位專家教授對學院目前的課程現狀進行了詳細分析,幫助整理和突出了現有課程的優勢,并針對不滿足BGA認證要求的地方提出了有效的改進建議。
商學院院長何玉潤教授對各位專家表示了感謝,并對商學院課程數字化建設和國際化認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字化商科建設是商學院未來一段時間的核心發展目標,商學院將從課程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式等多個方面推進課程數字化建設與改革,切實推動數字化教育落地。學院還將繼續在國際交流活動中發揮標桿作用,積極推進國際認證項目,立足北京,走向世界,提高商學院的國際聲譽和國際影響力。
本次研討會對于推動學校和商學院數字商科發展,提高商科教育質量,促進商科教育國際化等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與各位專家的深入交流和探討,學院將進一步明確數字商科的未來發展方向,推動商科教育的改革和創新,提高學院的學術研究和教育水平。商學院將把握好數字商科建設的新機遇,提升為首都輸送高質量數字化人才的能力,促進首都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