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下午,我校研究生第四屆“學術環游300秒”暨第十五屆優秀學術團隊評選決賽在良鄉校區舉行。校黨委副書記李中奇出席活動并講話。相關職能部門中層干部、各學院黨委(總支)副書記,研工部部長徐丹丹、副部長郭新愿及各學院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代表近400人參加活動。
李中奇在講話中對本次活動給予充分肯定,對進入決賽的團隊表示祝賀,對付出辛勤努力的教師表示感謝。他指出,通過15支團隊的精彩展示,與會師生感受到了“多彩的世界、多元的問題、多樣的方案”,也看到了一群“思考者、探索者和生產者”。他鼓勵同學們保持創新精神,“創新是國運、是族性、是人本”,科研創新關系到國家命運、國際地位和人民幸福,要創新就需要有思考、探索和勇毅的精神,就像袁隆平一樣,一生堅持自己的研究方向,貫穿自己的人生目標,要能堅持,有韌性,不畏懼失敗和困難。李中奇以三句話勉勵同學們,希望同學們做到“讓創新融入生活,讓創新成為習慣,讓創新成為品質”。
本次活動歷時1個月,經過個人申報、學院初評、學校預賽,最終從11個學院的28支隊伍中決出15支學術團隊進入決賽環節。本次活動沿用大評審制,現場老師評委50人,學生評委150人,通過場內評委現場投票,評出了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以及優秀獎6名。通過“北工商研究生會”微信公眾號的網絡投票共有1.3萬人次參與,并選出了“最受歡迎學術團隊”獎。
在決賽答辯會上,各參賽隊伍在300秒的時間里以飽滿的熱情為大家介紹了所在團隊學術研究領域的價值、內容和取得的學術成果,以及團隊建設和成員的未來發展。“熒光功能材料隊”研發新型節能環保LED發光材質;“光譜技術與智能算法融合創新團隊”使用分子光譜檢測技術助力現代農業發展;“今日也要統計隊”把統計學結合到生活和科研的各個方面;“博學篤志隊”分析了共享經濟視角下的企業資源貢獻和協作機制;“皮卡丘運輸隊”利用電商推動物流,拓寬農產品銷路 ;“綠色生活我先行團隊”立足黨的十九大報告,維護生態文明建設;“歷酒彌堅隊”主攻白酒風味化學,推廣健康白酒,弘揚傳統文化;“功能材料隊”從食品包裝和食品醫學等多方面出發,研究新型分子材料;“十里飄香隊”主要研究中國特色菜肴的氣味,造福食品深加工;“稻亦有道考谷隊”針對糙米的營養性,制造全谷物功能性食品;“PeptideGirls隊”主要圍繞小分子大豆低聚肽的研究,探究益生菌的作用和生長模式;“追根溯源小組”通過分析原始排放污染物,力求實現藍天白云的首都新環境;“鉛筆頭小分隊”主要研究國有資產的管理和國企改革以及公共經濟學、為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政策的實施提供建議;“Weskin小分隊”以皮膚學問題為導向,設計出有針對性的化妝品配方;“天然色素大作戰隊”對比了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的區別,分析了花色苷的功能和活性保護方式。從參賽隊伍的展示中,看到了他們對科學的熱愛、默默奉獻的精神和青年研究生學以致用的社會責任感,讓在場觀眾充分感受到了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情懷和風采。
擔任評委代表的張艷慧、孫嘯濤、周磊、張浩對15位演講人的表現及所在團隊的學術成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并希望各位研究生珍惜科研機會,努力拼搏,不忘初心,注重團隊合作,加強不同領域、交叉學科之間的合作,將科學研究與服務國家戰略結合起來,取得更多科研成果,為學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貢獻力量。
學校“學術環游300秒”活動已連續舉辦四屆,是我校研究生學術文化節的主要內容。此次活動的的舉辦,對營造濃郁的校園學術文化氛圍,促進不同學科領域的交流,發揮榜樣引領示范作用,吸引和鼓舞更多學子執著于科研事業、創新知識、服務社會,為北京“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