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伊始,就在很多同學或是沉浸在假日的舒適,或是憧憬著新學期的改變的時刻,有一群人卻已開始四處奔波、聯系機構、開展募捐、組織義賣,放棄了課余周末的休息時間,不辭辛勞。他們是來自我校藝術與傳媒學院的同學們,他們紛紛開展學雷鋒憶傳統樹新風活動,開展了學雷鋒理論小組學習、分別前往房山普樂園慰問老人,更讓人感動的是他們在三月份為一群可愛的人間天使舉辦了一系列慈善公益活動。
人間安琪兒
有這樣一個地方,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的父母因為種種原因永遠的離開了他們,家中貧困也難以維持他們的生活和教育,上帝似乎忘記了他們的存在。雖然他們不是上帝的寵兒,可他們卻是人間的安琪兒,這些孩子幸運地被位于房山區的安琪爾幼兒教育機構所接納。該機構由一位美籍華人于2005年創立,在這里,孩子們不必為饑餓所擔憂,既得到了受教育的機會,又再一次地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在安琪爾,那些如天使般的孩子長大了,那一張張純真的笑臉滿滿的都是是快樂。孩子們不僅有積極陽光的心態,而且個個都是才華橫溢的小能人,繪畫、舞蹈、武術、朗誦都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少年強則國強,這些人間天使們便是未來的締造者,祖國未來的希望。
公益行從參加義賣開始
3月3日,藝傳學院學生會的部分成員來到了安琪爾培訓學校,參加了主題為“關注孤貧兒童,獻出您的愛心”的慈善義賣活動。由于收養幼兒的數目增加,加上可用場地比較有限,為了多方面培養孩子們能力,該慈善機構擬定把庫房改造成男生宿舍和多功能廳。但資金卻是攔路虎,此次慈善義賣活動,拍賣所得善款全部用于對孩子們的培養與照顧。與那些大型拍賣活動不同的是,這次拍賣的展品大多都是機構里孩子們親手畫的畫。一張張色彩斑斕的畫卷,承載著孩子們心中對未來的憧憬和向往。藝傳學院的張佳麗同學用自己積攢的2500元生活費買下了一個小朋友的畫,也許在行家的眼里這些畫是技法青澀稚嫩,但在學生眼中隱藏在這張張畫卷下的情感是不可估量的。期望這些微薄的善款,可以幫助孩子獲得更好地居住環境。
從參與到承辦
3月5日至6日,藝傳學院學生會在龍月廣場舉辦了一場逾期2日的募捐活動,為安琪爾幼兒教育機的貧孤兒童籌集物品。募捐現場氣氛熱烈,此次募捐活動已不再局限在藝傳一個學院中,來自各個學院的同學們都加入其中。大家從宿舍和家中將自己兒時作為珍藏品的書包、鉛筆盒和自己喜愛的書籍等都拿到了現場,叮囑藝傳的工作人員們一定要將物品親手交給孩子們,告訴他們,他們并不孤單,我們會一直在他們身邊。經過短短一天的時間,藝傳學生會就收集了大大小小十幾個包裹,這些包裹里凝聚了同學們對孩子們的關心和祝福,感覺分外地沉。
正如張佳麗同學說的那樣,慈善是不分年齡的。“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作為大學生財力有限,捐不起孩子們需要的多功能教室,但力所能及的善款可以向孩子們傳達學生們的問候與關懷,讓孩子們感受愛的溫暖。學生們是愛的使者,愛心就這樣在大家的手中傳遞,待到孩子們長大成人后,接過這一棒,繼續這份愛心的傳遞。
公益行持續關愛
3月17日,藝傳學院學生會承載著學生們滿滿的物資和愛心來到了安琪爾幼兒培訓機構。一進門,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臉就呈現在學生們的眼前。面對學生們送過來的捐贈物資,孩子們感到十分的開心:東瞧瞧,西看看,模樣可愛極了。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次愛心捐贈活動,不僅僅局限于知識的傳播,文化的傳承,而更注重的是信念的延續,心靈的共鳴。這次活動,不僅為安琪爾的孩子們送去了豐富的物品,也給大學生一個機會,來傳播了愛心,喚起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此次安琪爾公益活動雖然已經告一段落了,但是大家會永遠保持著一顆公益之心,開展更多的公益活動,為同學們提供更多參與公益活動的機會,將公益行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