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北京工商大學2024級研究生新生“研途第一課”暨“明德大講堂”第十二期專題報告在良鄉校區舉行。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郭建華以《與理想并進,與時代同行,在奮進中國式現代化中挺膺擔當》為題,為研究生講授專題報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黨委書記、副書記、研究生導師及輔導員、研究生等800余人現場聆聽。報告會由黨委常委、副校長寇紅江主持,黨委研究生工作部主辦。
郭建華從歷史與現狀、使命與責任、寄語與期望三個方面,對學校歷史沿革和發展現狀進行了介紹,對發展定位和未來規劃作出了說明,并結合研究生特點,闡釋了青年人的使命與責任,分享了自己對人生、學習和科研的體會。
為使研究生全面系統了解學校,郭建華以學校的歷史與現狀為引入,從學校的歷史沿革講起,詳細介紹了學校前身及隸屬部門的變化。他談到,北京工商大學作為國內第一所工商大學,與新中國共同成長,有濃厚的紅色基因和深厚的歷史積淀,為黨和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有眾多校友在政界、商界、學界等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知歷史然后明未來。郭建華從院部設置、校區規劃、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五個方面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他指出,目前學校正圍繞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這一主線,堅持學術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三大發展戰略,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為學校未來發展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堅實基礎。就明確自身使命與責任方面,郭建華談到,作為新時代青年,要讀懂國家的戰略部署,要深刻意識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他鼓勵同學們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使命與責任中實現個人的發展,傳承民族的希望;激勵同學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關于如何走好未來之路,郭建華分別從人生和學術兩個方面向同學們提出了殷切的寄語與期望。他強調,青年人要有向上的精神、要體會學習的樂趣、要激發創造的激情、要培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在學習中,要不斷地拓展知識、沉淀功底、增長見識。作為一名學者型校長,他向研究生分享了個人的成長經歷和科研感悟。在科研思維方面,他鼓勵同學們要培養批判思維、創新思維、系統思維,做到不盲信、不保守、不局限。在科研成果方面,他談到創新是科研的制勝法寶,既要進行從0到1的原始創新,也要培育從1到10的市場創新和制度創新,更要激勵從10到100的社會創新。在科研產出方面,他強調選題需堅持“先顧其大,后顧其小”,重視科研合作和寫作能力的培養。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郭建華寄語學子,希望大家珍惜韶華,充分享受學習的樂趣,揮灑創造的激情,擔負起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與理想并進,與時代同行,為中國式現代化作出北工商人新的更大貢獻!
在互動環節,同學們緊緊抓住與校長面對面交流的寶貴機會,積極提問,郭建華耐心細致地解答了師生們提出的問題,為同學們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和指導。報告結束后,研究生們紛紛表示,校長的報告啟迪智慧、指引未來,激發學習熱情,受益匪淺。
寇紅江在主持中談到,學校舉辦研究生新生“研途第一課”暨“明德大講堂”專題報告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重要安排,也是學校緊緊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提升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實踐,希望研究生同學認真學習、提高認識,不負韶華、不負時代,切實將個人理想與時代使命緊密結合,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中貢獻青春力量。
本次報告視野宏闊、深入淺出、內容豐富、見解獨到,既有師者對學生的諄諄教誨,又有長輩對晚輩的引領提點,對研究生更好走好人生路、學術路、科研路進行了引領和示范,進一步激發了研究生的研究熱情和學術思維,為研究生上了一堂精彩生動的“大思政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