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完成心愿啦!”藝術與傳媒學院大二的學生姜大偉在獻完血之后顯得格外輕松。早上不到七點便起床,有了前幾次到的太晚沒有獻上血的經歷,這次姜大偉一早就沒敢耽擱,趕著第一撥坐到了等候區的位子上。從等待到抽血、驗血、獻血,姜大偉的臉上從沒有出現緊張的情緒,反而滿臉的輕松神情:“我們家有獻血的傳統,我父親獻血很多年了,現在因為身體原因醫生不讓他獻了,他便開始獻血小板。” 他之所以想來獻血,是受家庭的影響,現在的姜大偉開始動員身邊的朋友一起參與到獻血的活動中來。坐在他身邊的舍友說:“我們都是被大偉號召過來的。昨天晚上我們很早就睡了,今天特地起了個大早,是前幾名過來排隊的。”獻血的全程中,姜大偉輕松的神情在眾人中非常突出,好像在外人看來恐懼疼痛的抽血過程,不過是一次小小的人生體驗罷了。
在獻血現場,有這么一群人。他們經歷過了數次的無償獻血活動,或是站在角落里默默服務,或是躲在鏡頭背后記錄下一個個動人瞬間。但今天,他和她,也是主角。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幾抹紅色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來自計信學院的大二學生張秋霞在獻血之后只休息了片刻就繼續投入了工作,絲毫沒有倦怠,依舊為同學們遞糖水遞面包。“以前組織獻血的時候因為身體有些疲勞錯過了機會,今天終于如愿以償了。”在其他獻完血的小女孩還在休息的時候,她開始接著為同學指引路線,胳膊上還貼著凝血的創口貼。“以前來都是忙著給別人拍照,今天自己也被別人拍一次。”一直以來在學校承擔攝影重要任務的日出工商記者團攝影部王正博如是說道,坐在椅子上的他明顯有些緊張,但是依舊笑對鏡頭,時不時跟舉著照相機的“晚輩”探討一下拍攝角度,也就忘記了抽血的疼痛。
此次無償獻血活動繼續得到了全校學生的積極響應,據統計,短短一上午,共有254位同學參加了獻血。藝術與傳媒學院作為承辦單位,提前一周就開始做各項籌備和宣傳工作。學校紅十字會的同學們總結以往經驗,組織獻血同學發號排隊,每20人一組有序進入獻血大廳,保持采血現場空氣流通。學生處石淑艷老師、校醫院劉大夫等是獻血現場的“老人”,盯在現場,隨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學生志愿者們則為獻血活動提供了全程服務,早早趕到采血現場,為同學們咨詢獻血知識、獻血流程,告訴同學們填表要求等,用微笑溫暖著獻血的同學。獻血期間,學生處處長呂素香來到現場看望獻血同學及在場的工作人員。
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眾人拾柴火焰高。家庭中的耳濡目染、幕后轉到幕前的身體力行、自己積極獻血同時鼓勵身邊的人加入到獻血的行列,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愛,在春天里傳遞。
附:獻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