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112班: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工科男女
團結、友愛、進取是信息112班的特色,科技創新是班級同學的特長,同學們先后獲得34項國家、市級科技獎項。班級平均績點3.39,2014年度北京市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獲獎人數各班級排名第一,2014年第五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獲獎人數年級各班級排名第一。
“這個班的孩子們都特別團結、踏實、上進。”班主任吳葉蘭老師在提到信息112班時充滿了自豪。大一時,為了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吳老師要求他們每天必須到教室上晚自習,分組討論問題,開始的時候因為大家都不習慣,所以要簽到點名,漸漸地,同學們適應了這種學習方法,不用組織便能自覺上自習,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全班都形成了每天上自習的好習慣
機械124班:勇于創新,樂于實踐
大家在自己學的同時還樂意與同學們分享。馬博淵同學提到:“我們班的班級凝聚力特別強,都樂于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家。比如我們班的張美娜,就把找到的微機原理課程的軟件分享在BB平臺上,大家用著都很好,整體的匯編語言編程能力就上去了。”“這個班的學生特別有集體榮譽感,不光一個人學,還要帶著大家一起學。大一上晚自習的時候,亢偉民同學的數學成績比較好,他就主動給大家講高數,還有張丹依,她英語比較好,她會跟講課一樣,主動備課,督促大家背單詞。”吳老師回憶道。
他們不僅學習成績好,而且努力將課堂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112班的同學們參加了多項市級、國家級科技競賽,共計18人次取得34項獎項,他們的成績令人驚艷。提起參加競賽的緣由,杜文婧同學說道:“班主任一直鼓勵我們積極參加比賽,而且工科專業的實踐性比較強,我們不光需要課程學得扎實,也需要積極通過各種競賽來提高自己,慢慢地,我們班就形成了這樣一種氛圍,不管結果怎么樣,積極參與就是好的態度。”同學們都表示,自己能取得好成績,老師們功不可沒,“老師會為我們提供練習場地、各種實驗器材等,也會抽時間給我們單獨上課講一些重點。”孫瑜陽同學說。對此,吳葉蘭老師表示:“在學科競賽上推動一下學生,能夠讓他們在知識的綜合性和思維的創新型上得到提高,對他們是一個比較大的鍛煉,不僅能力上得到提升,自信心上也能得到很大提升。
三年時光,一千多個日夜,信息112班的同學們共同拼搏,一起努力,為自己的大學時光交上一份圓滿的答卷,他們即將畢業,彼此分離,但信息112班的榮譽冊上,書寫著每一個人的名字。
提到機械124班,就不得不說他們班同學們“勇于創新、樂于實踐”的精神。下雨天,機械124班的教室外總有一個掛滿雨傘的“多功能雨傘架”,晴天時,“多功能雨傘架”可以拆卸再組裝成桌子,放粉筆等物品。這是由他們班陳峰同學牽頭設計制作的,不僅解決了同學們雨傘存放的問題,而且將所學知識巧妙運用于生活之中,該作品還榮獲北京市大學生機械設計創新大賽二等獎。
設計制作的過程固然是辛苦的,“熬夜”成為了那段時間的代名詞,陳峰卻說“和大家一起說說笑笑地回宿舍也很開心。”此外,陳峰參與制作的“迷你多功能便攜手提桌”也獲得北京市大學生機械設計創新大賽二等獎。劉真真、魏乾赟、陳峰等多人也曾多次在學校、北京市甚至全國性的競賽中獲獎。
在科技創新上取得的眾多成績與機械124班良好的學風是分不開的。下課時,教室里隨處可見因為一道題爭執的面紅耳赤的同學,他們爭相講述自己的方法,雖是爭執,卻加深了同學之間的友情,也拓寬了同學們的思維;宿舍里,舍友之間采取互幫互助的學習模式,細細地講述,耐心地解答,全宿舍一起進步。因此,機械124班績點3.0以上的同學占全班總人數的44.8%,英語四級考試通過率高達92.6%,共計23人次獲得獎學金。
正如機械124班班長王宇曈所說:“我們班是一個積極勤奮、全面發展的班級。”機械124班的同學在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也不忘記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31%的同學在學院、學校的學生組織系統擔任重要職務。在課余時間,機械124班的同學積極參與學校、學院組織的公益活動,如參與獻血、擔任科技館講解等。在每年的學雷鋒日當天,機械124班分成了三個小組,分別尋找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和事,并對其施以援手。
“仍有2名同學成績不是很理想,下一步計劃是通過同宿舍的同學來進一步幫助和督促一下他們。”機械124班的同學并不滿足于現狀,王宇曈希望機械124班能繼續保持現有的優良學風,班委也打算將有考研、出國、工作計劃的同學分類,定期組織同類同學交流等活動,為同學們以后的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化學121班:汗水點亮青春
英語四級考試前夕,化學121班的專門成立的微信早起群熱鬧非凡,每位同學早晨起床后都會在群里說一聲,提醒大家該起床背單詞了,“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不習慣早起,都想放棄,就互相鼓勵再堅持一會兒,慢慢地早起就成了習慣。”班長王家傳說道。
三年時光流逝,21位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將121班建設成了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的大家庭,他們熱愛班級,在班風建設、團日活動、科技立項、學科競賽、體育運動等方面都勇爭第一;他們熱愛學習,班級平均學分績點高達3.18,績點3.0以上達66.67%。21位年輕人,用行動和成績為這個家增光添彩。班主任周威老師這樣評價他的這群學生:“作為年輕人,他們愛玩、愛美、愛炫,但每位同學都清楚他們最應該愛的是學習。”
為了讓全班同學都能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班里組織了學習互助小組,由成績優秀的同學去給成績薄弱的同學講解作業題、考試題,這樣一來既鞏固了成績優秀同學所學知識,又讓成績薄弱的同學獲得提高,李心悅同學說:“這些班級里的學習活動讓我感覺到大家在一起努力,讓我感覺到了化學121的大集體給我帶來的溫暖,讓我學習更加有動力。”
在課堂之外,他們同樣擁有一片自己拼搏的天空。化學121班的同學們參加過多個校級、市級、國家級比賽,拿到過化學實驗大賽一等獎、物理競賽一等獎等多個獎項,競賽的歷練不僅使他們更加熟練地掌握了學科知識,同時也為班級爭得了榮譽。說起全班踴躍參與競賽的緣由,班長王家傳說道:“我們班會給班內競賽獲獎的同學一些好玩的小獎品,給予獲獎同學鼓勵,同時,我們身為班委,會帶頭參與學科競賽,希望讓更多同學踴躍參與。”當被問及是否出于自愿參加的競賽,王家傳笑著說:“當然,因為參加比賽不僅開拓了大家的視野,鞏固了知識,還能拿到令人驚喜的小獎品。”
他們不僅可以埋頭苦學,也會在課余盡情享受。班內有事就集體討論集思廣益,平常沒事也一起閑聊緩解壓力,偶爾大家一起約好出去踏青秋游,不想遠行就在操場上玩三人四足、貼餅子的小游戲。“我希望我們班能繼續充滿著活力,一塊學習,一塊成長,在未來的兩年中,每個人都能向夢想邁進一步”這是李心悅對化學121美好的祝愿,化學121一定會像她所想的那樣,共同走過美好的青春時光。
同學們從五湖四海相聚在北工商的一個班級中,是一種緣分,因為彼此的努力,讓班級變得優秀,是一種收獲。希望學校的每一個班級都能共同努力,書寫屬于每一個工商學子的燦爛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