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蕊,女,1982年出生,理學院化學系教師,博士,講師,化學系黨支部宣傳委員。曾指導本科生參加北京市大學生化學實驗競賽連續三年獲得三等獎,個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一項,2012年獲校級工會積極分子稱號,2013年終考核優秀。
寄語:2010年入職后,不到半年就加入新成立的理學院,親身感受到新學院的朝氣蓬勃與健康成長,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努力提升自己,不急功近利,成為既有科研能力,又能教書育人的青年。希望自己所在的化學系越辦越有特色。
王嘉彥,女,1971年出生,經濟學碩士?,F任理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分管學生、工會與校友會工作。
寄語:從本校畢業已匆匆25年,我有幸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時間獻給了我的母校,她也回饋了我不斷的成熟與成長。祝福并堅信咱們工商大學會越來越好。
李寶河,男,1972年出生,理學院物理系教授,工學博士、博士后?,F任理學院副院長,兼任北京市物理學會理事、北京市高教學會物理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磁性物理及磁性材料。2005年入選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師。2009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2009年作為團隊帶頭人負責的材料物理團隊入選北京市學術創新團隊。近年來共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50余篇被SCI收錄,總被引用150余次。
寄語:大學教師最主要的工作是教書育人,除此之外的所有工作都應該是為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創造條件或打好基礎。我們的大學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大學,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是做一個合格教師的前提。課堂是傳授知識的場所,更是宣傳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場所,要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正能量。全校師生凝心聚力、拼搏進取,在黨的領導下,北京工商大學明天會更好。
何聰芬,女,1966年出生,博士,教授,北京市植物資源研究開發重點實驗室主任?,F任理學院副院長,分管科研、研究生和外事工作,兼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化妝品審評專家和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局化妝品專家委員會委員。曾獲2006年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
寄語:作為一名大學老師,多年的教學經歷讓我感覺到:大學老師應該時刻保持積極心態和昂揚的精神面貌,力求教育人格的豐滿,努力塑造自身的人格形象,不斷提高自己的素養,充實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大學老師的功能定位不能是純粹的傳道授業解惑,更應做學生的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和激勵者等等。希望我們學校在領導和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桃李滿天下,再創輝煌!
祝鈞,男,1966年出生,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理學院黨總支書記、化學化工實驗中心(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任。北京市高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中國化妝品》雜志編委。主講有機化學、高等有機化學等課程。主要研究領域為有機合成、化妝品化學等。
寄語:作為一名來校工作25年的教師,深切感受到學校過去五年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黨的建設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績。堅信學校十三五期間在制定實施大學章程、深化教學綜合改革、提高科研質量、加強黨建、推進二級管理等方面一定會進一步提升學校的整體實力。北京工商大學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袁天姿,女,1990年出生,理學院統計學132班研究生,理學院研究生學生第二支部書記。曾獲“北京工商大學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工商大學優秀實踐個人”等榮譽稱號,連續三年獲得學校獎學金。
寄語:轉眼已經在北京工商大學這個溫馨的校園度過了六年的時光,北京工商大學是一個非常人性化的學校,感觸最深的是當學生有困難時,學校各級領導都會送去關懷,讓學生倍感溫馨。學校在這幾年,一直不斷完善各種規章制度,讓我們體會到了一個不斷向前發展的校園。
作為一名學生,我希望母校能向社會輸送更多的人才,同時希望學??梢员M多的爭取博士點,增強學校的影響力。走出校門后我一定會記得這片曾經教育過我的土地,曾經教過我的老師,他們兢兢業業,我一定用成就和輝煌加倍回報。
曹顯兵,男,1964年出生,教授?,F任理學院院長,主持學院行政工作,分管學科建設、財務工作;曾獲學校本科教學優秀一等獎、北京市精品課程、北京市教學名師獎、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首都勞動獎章和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
寄語:作為一名大學教師應努力做到:第一、熱愛教師事業。因為一個人只有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才能想方設法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才能不知疲倦,才能樂在其中,才能心無旁騖。第二、崇尚學術理想。一流的科研是高水平教學的基礎和源泉。第三、鼓勵與愛護學生。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和鼓勵像熊熊的火炬,它可以點燃學生心中的夢想;像指路的明燈,它可以照亮學生前行的道路。教師有了愛,才會用心去教學,用心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才會去追求卓越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