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5月5日,學校開展研究生思政工作調研,分別召開三次調研會,聽取學院匯報,并重點就研究生導師首要責任人作用發揮情況及研究生學業狀況等問題進行討論和交流。會議由黨委副書記盧思鋒主持。研工部、學生處、宣傳部、后勤處、保衛處等職能部門及學院研工組負責人等參加。
學校4月初部署相關工作,并下發調研提綱,各學院高度重視、精心準備,結合學院自身特點設計發放問卷,進行數據整理分析,撰寫匯報材料和ppt。調研會上,各學院研工組負責人祝鈞、何猛、王向東、陳誼、周莉、褚才寬、呂來明、秦巍分別就導師首要責任人作用發揮情況、研究生學習投入與學業狀況分析、特色工作、重點關注的學生情況、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困難等方面做了匯報與交流。
匯報中各學院運用大量的調研數據展現了研究生的思想現狀、導師責任制的發揮情況、研究生的學業現狀,也展現了各學院落實研究生思政工作的亮點:理學院強調導師在研究生安全教育與安全責任方面的重要作用;食品學院建立并堅持專業指導、定期交流、導師審核、導師反饋及就業引導“五個制度”來落實導師思政責任制;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開展研究生科研學習調研,通過課題組會落實導師責任人作用;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加強對導師隊伍培訓,發揮導師在科學道德、學風建設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作用;經濟學院強調發揮導師“導德引領、導學為本”的核心作用,大力開展學術節活動;商學院開展“我心目中的優秀導師/優秀學生”師生互描調研,細致了解師生交流和互動情況;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通過開座談會、讀書會、經驗交流會增進師生交流;藝術與傳媒學院通過《導師指導情況記錄冊》記錄導師指導細節,強化導師責任制等。
盧思鋒認真聽取了各學院的匯報,對各學院的研究生思政工作給予肯定。他表示,各學院研工組要結合中央上級文件,全面、準確理解導師首要責任人的要求,進一步明確導師的責與權,充分發揮導師學術和人格魅力,影響和教育好研究生;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堅持對學生分類指導,導師首要責任制中的“首要”,既不是“唯一”,也不是“無限”,要積極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導師要在學生思想引領、道德修養、學業進步等方面花時間、多投入,同時還要借助課題組、黨員骨干以及輔導員等團隊力量;導師要對學生進行入學教育、主動與學生交心談話,指導學生制定學業規劃,做到平等、平和、友善交流,竭盡所能,不遺余力,幫助研究生成長成才;研究生部(研工部)和學院要注重工作研究,將導師責任制具體化,落實到制度和細則上,對導師開展定期培訓,建立優秀導師獎勵機制,樹立“德藝雙馨”優秀導師典型,調動導師積極性,幫助導師履行好首要責任人的職責,建立師生“責任共同體”;學院對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要更加規范、細致,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同時還應搭建平臺,拓寬學生視野,加強研究生職業規劃、就業指導、安全教育及團隊合作意識教育,對于困難學生要給予更多關注和幫助,促進研究生更好地發展。
通過本次調研,掌握了我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情況,進一步明確了研究生導師首要責任人作用,促進各學院間的交流學習,集中反映了突出問題,總結了特色和亮點工作。特別是食品學院通過五個制度細化導師責任制,法/馬學院、計信學院、食品學院等多個學院利用新媒體建立師生溝通平臺,經濟學院重視發揮導師在研究生黨建和畢業生教育方面的作用,材機學院、食品學院、經濟學院、商學院主動設計調查問卷,藝傳學院建立導師指導情況交流手冊等不少經驗和做法值得在全校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