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實踐分團
食品學院實踐分團
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實踐分團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實踐分團
經濟學院實踐分團
商學院實踐分團
法/馬學院實踐分團
外國語學院實踐分團
藝術與傳媒學院實踐分團
理學院實踐分團:講臺上的第二次閃耀
7月14日,是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分團來到坨里中學的第四天,也是正式開始授課的第二天,每一位小老師通過一天的鍛煉更加自信,講課也更加從容,反復地試講與改進相信能給孩子們帶來更充實的課堂。
數學課上,同學們從淺入深,從易到難為支教學校學生準備了許多趣味數學題,為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還精心準備了小禮品;國學課上,小老師們帶領孩子們遨游在詩書的海洋,領略古今中外名人大家的作品;音樂課上,教室里看得見老師與學生一起跳《小蘋果》的身影,聽得見民歌悠揚的旋律。
在這幾天的授課之余,實踐團準備了一次法律常識的講座,主講人以貼近中學生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法律講堂”為題為同學們上了一節深入、有意義的講座。在講述過程中,通過豐富的案例教給孩子們自我防范的方法,加強未成年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雖然排練的時間不多,同學們利用課下時間爭分奪秒的練習著自己準備的節目。相信在這次彩排中,每位演員會從演出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及時改正,為我們帶來更加完美,更加精彩的演出!
食品學院實踐分團:食品學子展專業特色,親近鄰里創綠色社區
7月14日,學院實踐團利用專業特色深入基層,來到村民身邊,在韓村河社區進行科普宣傳和調研活動,同學們向當地居民宣傳并普及食品營養與食品添加劑等方面的知識,通過隨機抽樣調查的方式了解當地居民對食品添加劑的認識。活動中,實踐團成員向群眾發放了食物相生相克宣傳單,為當地居民講解了關于食品添加劑的認識誤區。韓村河村民反響熱烈,實踐團成員團結協作,達到了知識普及、惠及民生的目的,真正把課堂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做到學以致用。
基層調研和科普宣講活動結束后,實踐團又馬不停蹄地趕到韓村河蔬菜種植基地。隨著新農村的建設,韓村河的村民們讓蔬菜大棚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前,實踐團同學總結了去年實踐過程中發生的蔬菜大棚中植物難以辨認的問題,提前查找資料并制作了精美的植物名牌。同學們經過認真觀察和仔細尋找后,一些花卉、水果也被實踐團掛上了相應的名牌,像葡萄、火龍果、黃瓜等。通過這次的參觀活動,大家不僅開拓了眼界,也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為當地蔬菜大棚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環境污染、空氣質量儼然成為近年來越來越熱的話題,為此食品學院實踐分團在韓村河將展開為期三天的大氣和噪聲檢測工作。實踐團大氣噪聲檢測小組分別在早、中、晚三個時間段開展空氣質量測定及噪聲檢測。其中,噪聲檢測小組分別在校園、農貿市場、岳琉路和韓建河山管業四個地點進行,定量的檢測出居民生活環境的噪聲污染;空氣質量監測小組的實踐團成員對韓村河地區的pm2.5、pm10以及可吸入顆粒物有了初步采樣,暑假期間他們還要將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并形成報告予以反饋,找到韓村河地區環境中存在的問題并向當地居民提出解決辦法。
材機學院實踐分團:大教授進小課堂,多社團迎白熱化
7月14日,學院翁云宣教授來到良鄉五中,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塑料知識的科普講座。翁教授引用生活實例,告訴了同學們塑料的起源、作用、以及在使用中是如何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重點講解了生物降解如何減輕塑料對人類環境產生的危害。翁教授還為同學準備了特別的禮物,這些用玉米制造的一次性杯子和襪子得到了同學們的喜愛。通過此次講解,同學們學會了用科學的方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了自身的創新與實踐能力。
下午,各社團活動順利開展。在小老師的講解和指導下,健美操社的孩子們已經掌握了基本動作;辯論社的孩子們已經學會了基本的辯論技巧;手工社已經開始展出各種手工、美術作品;其他社團也在緊鑼密鼓地排練節目,為最后的匯報表演做充分的準備。“Running man”活動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活動中大家完成了“貼鼻子”、“趾壓板”、“傳紙杯”、“踩氣球”、“左腳右腳慢動作”等項目,鍛煉了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實踐團的小老師們還為孩子們精心策劃了一場籃球賽。
計信學院實踐分團:走訪鄰里,揮灑關愛與溫暖寓人課堂,飛揚青春與夢想
今天是計信學院實踐分團在北洛中學支教的第四天。暑期社會實踐的時間已經過半,小老師們準備的課程按規定計劃進行著,實踐團成員和北洛中學的學生都在全身心的融入到這個充實而的實踐活動當中。
手工課上,大家分成小組,每組由一名老師帶領著進行了手工展示,既有合作又有競爭。英語課上,精彩的英語短劇、優美的英文詩歌、動聽的英文歌曲給學生營造了一種真實生動的學習氛圍。科學創新課上,小老師們為同學們展示了由科技協會制作的wifi智能插座和機器車,并詳細講解了制作原理。隨后就機器人的發展、分類以及功能進行一一的解釋。充滿活力和吸引力的課堂展示為同學們打開了一扇與眾不同的心靈天窗,讓同學們見識到了科技的力量,對大學生活充滿了無限的向往。
在對周邊村民的走訪調查的過程中,調研組的成員們積極地發放問卷,并且結合學院自身特點,針對“北京市房山區農村計算機與手機的使用情況”這一主題對北洛中學附近的村民進行了調研,旨在推動農村信息化建設。在外出調研的過程中,每一位成員都充分發揚自己的特長,克服了種種困難,在與周邊的居民們交流的過程中,成員們發現問題并向當地有關部門反映了相關的問題。
經濟學院實踐分團:對話村官了解基層民生,熱火排練彰顯師生情誼
7月14日是支教的第四天。上午,經濟學院實踐分團邀請到黃元寺村張萌、黃山店村王釗宇、北下寺村趙鵬三名大學生村官與實踐團成員共同召開座談會,探討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大學生村官和實踐團成員們分享了他們在基層的工作經驗和體會。“在基層工作,需要以心交心,以誠待人。放下身段,把自己當成村里的一員。”大學生村官就實踐團成員們提出的有關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經濟發展模式轉型、“三農政策”的落實、農村勞動力流失等相關問題一一作答。“每一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無論落實‘三農政策’,還是轉變經濟發展模式,都應該結合當地實際,從百姓利益出發,真正做到惠農利農。”他們鼓勵實踐團成員們走進基層,服務農村,為新農村建設獻出自己的力量。
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經濟學院實踐分團的同學們去到了婁子水村進行抗日歷史宣傳,在村子里發放宣傳冊、海報,講述抗日戰爭的歷史。在交談中,一位大媽意味深長的說,“雖然時間在不停地變化,但是抗日戰爭這段歷史我們永遠不會忘,黨的性質永遠不會變”。經濟學院實踐分團的同學們探訪了老黨員并聽老黨員講“那過去的故事”,老黨員們希望當代大學生們奮勇前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此外,同學們還與初中生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快板節目的排練過程中,同學們言辭流利的說著快板詞,變化著步伐和隊形;舞蹈教室內,初中生們排練著舞蹈和舞臺劇。報告廳中孩子們在排練大合唱,他們揮舞著手臂,擺著各種造型,成了舞臺上一幅亮麗的風景畫。
商學院實踐分團:走入基層做調研 團結合作筑友誼
7月14日,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夏令營營員召開“言必信,行必果”誠信主題班會,簽署誠信宣言。學習傳統美德,引領學生思潮。素質課堂繼續火熱開展,小書法家神情篤定,舞蹈學員努力練習,體育小健將激情四射,小歌唱家青春無限。同時,商學院調研隊走進長溝太和莊村等鄉鎮村落,了解“四個全面”在農村的落實狀況。調研全程分工有序,配合密切,繼續完善以“四個全面”新布局對長溝鎮基層民生的影響為主題的調研報告撰寫。農村基層走訪調研不僅為大學生提供走出校園、融入社會的平臺,更為宣傳推進黨中央的治國理政戰略思想重要內容提供了有效途徑。
下午,大學生教師策劃并開展了以比賽闖關為形式的素質拓展活動,寓教于樂,培養長溝中學學生團結一致、克服困難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素質拓展由四個環節組成,分別是:鍛煉中學生思維能力的“解手環”活動、檢驗英語水平的單詞大比拼活動、促進中學生之間密切配合的“過河搭橋”和“生命長城”活動。隨著比賽的進行,競爭愈發激烈。夏令營的營員們通過此次活動更加體會到了團結合作、自主思考、迎難而上的樂趣。
為促進房山區長溝鎮人民政府與學校的區域化團建工作,加強雙方深入合作與交流,商學院團總支書記秦東生代表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向長溝鎮黨委張副書記和團委王書記進行了工作介紹,詳細講述近年來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夏令營活動在長溝鎮的開展情況,及學校“十鄉百村千人行”新十年學院規劃。在深入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續保持友好合作關系等方面達成共識,并繼續支持長溝中學與商學院文化與藝術交流基地的建設工作,促進長溝鎮學生成長、成才。
法/馬學院實踐分團:師生感情升溫,齊心合力彩排
7月14日早,實踐團的同學吸取了以往的經驗,互相配合,團結協作,在清晨給石樓中學初中生們創造出了良好的早讀環境。
隨著暑期實踐活動接近尾聲,石樓中學初中生們與實踐團成員的感情也日益深厚,他們用自己手中的選票選出了自己喜歡的實踐團成員,還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們利用課間時間記錄下實踐團成員們的聯系方式、拍照留念等。
下午,實踐團成員們精心排練匯報演出,孩子們的進步飛快,已然都成為了一個個有模有樣的小表演家。參與詩朗誦排練的同學們,已拋開從前青澀、害羞的自己,聲音一次比一次洪亮,感情一次比一次充沛。隨著一曲優美得鋼琴曲把剛才火熱的氣氛撫平,同學們清脆稚嫩的歌聲向我們彌漫開來。石樓中學參與合唱的孩子們整齊地隨著音樂輕輕搖擺。場下的同學和老師逐漸陶醉于這純真的童聲中,好想時間就停留在這一刻,希望離別的時刻能慢些到來。
外語學院實踐分團:用英語學習“四個全面”,以行動實踐社區服務
7月14日,外國語學院實踐分團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走進竇店交道良友幼兒園,進駐社區,實踐服務。以黨建帶團建,外國語學院團總支自去年與竇店鎮實現區域化共建,聯合交道二街村黨支部,服務良友幼兒園,拓展教學領域,進行有聲有色的幼兒英語教育。通過前期對于初級英語的社會調研,實踐團成員發現交道村在幼兒英語教育的強烈需求,面對3歲至6歲的學齡前兒童,大家因地制宜,分作兩班。傳播英語、傳遞外國語學院精神,將群眾所需要的社區幼兒教育成為黨員服務社區的內容,逐漸打造優能英語初級教育的黨員實踐品牌。
另外,為全面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領會“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英語暑期夏令營組織學生召開“學習‘四個全面’,踐行核心價值”主題班會。實踐團成員帶領學生了解“四個全面”的英文表達方式,有層次、有重點地解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目標與要求。各班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十四字”精髓展開學習,巧記英文核心價值觀,就“文明”、“和諧”、“愛國”、“誠信”等專題進行討論,使學生深切理解核心價值觀內涵。班會課上,實踐團成員鼓勵學生踴躍發言,暢談自己對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及學習“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切實感受。別開生面的教學形式增強課堂教育效果,實踐分團成員和交道中學學生的思想覺悟皆有顯著提高。課后大家紛紛表示,一定把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好社會價值觀的小小踐行者和宣傳者。
“班團建設進交道”活動的開展,既有利于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核心價值觀與青少年實現自身價值相結合,又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也促進外國語學院實踐分團精神文明建設,增強實踐團凝聚力。踐行基層服務,助力青春成長,愿外國語學院和交道中學共同騰飛,青春起航!
藝傳學院實踐分團:用藍點綴炎夏頭伏
7月14日,藝傳學院實踐分團部分人員前往窯上英烈園。在院團總支書記徐亮的帶領下,大家在烈士紀念碑前默哀一分鐘,表達對烈士們的尊敬與懷念,感謝他們的英勇無畏,才帶來了如今的和平歲月。離開英烈園,大家參觀了來到北京市房山區京白梨大家族主題公園。
藝術與傳媒學院暑期實踐分團藝術組則來到南召中學旁邊的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青少年敬老樂園為老人們帶來慰問演出。隨著演出的開始,文藝組同學們的歌聲和舞姿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老人過來,當準備的節目表演完畢,一些老人還意猶未盡,文藝組同學完美的即興發揮也贏得了老人們的熱烈掌聲,尤其是帶隊老師徐老師和程老師的參演更是將演出推向了高潮。在演出進行的同時,實踐團成員付晟蓉同學和周思達同學為老人們畫了速寫,老人們紛紛稱贊“畫得可真像!”“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