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提高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于2015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是國內與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最為接軌的一部地方性法規。近期北京市愛衛會將對高校控煙情況進行檢查。新執行的《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你了解嗎?
《條例》的出臺背景: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香煙生產國和消費國,煙民超過3億人,被動吸煙者約有7.4億人,包括1.8億兒童。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內地每年有100多萬人死于吸煙引起的各種疾病。據調查,我國二手煙暴露率最嚴重的3個場所依次為,公共場所72%、家庭67.3%、工作場所63%。中國控煙協會公布的一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男性教師吸煙率50.2%、男性醫生吸煙率47.3%、男性公務員吸煙率61.0%。這三類人群中,男性公務員吸煙率最高。吸煙的公務員中有52.7%表示從未戒煙,僅有37.3%表示近期有戒煙愿望。
《條例》鼓勵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組織自行實施全面禁煙。
《條例》規定,市(區、縣)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是控制吸煙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制定控制吸煙的政策、措施,開展控制吸煙的衛生監督管理,受理違法吸煙的舉報投訴,依法查處違法行為,并定期向社會公示查處情況。
教育、文化、體育、旅游、交通、工商、公安、園林綠化、食品藥品監督、市政市容、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煙草專賣等相關行政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對本行業或者領域內的控制吸煙工作進行監督管理,制定管理制度,開展宣傳培訓,組織監督檢查。
《條例》除了規定“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的室內區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外,以下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的室外區域也禁止吸煙:
1.幼兒園、中小學校、少年宮、兒童福利機構等以未成年人為主要活動人群的場所;
2.對社會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
3.體育場、健身場的比賽區和坐席區;
4.婦幼保健機構、兒童醫院。
市人民政府如有舉辦大型活動的需要,可以臨時劃定禁止吸煙的室外區域。
另外,個人在禁止吸煙場所內發現吸煙行為的,可以行使下列權利:
1.勸阻吸煙者停止吸煙。
2.要求該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勸阻吸煙者停止吸煙。
3.向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投訴舉報。
同時,《條例》還提出,“對投訴舉報的違法行為,市或者區、縣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處理,建立投訴舉報及處理情況登記。”
《條例》規定,個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得在禁止吸煙場所和排隊等候隊伍中吸煙;在非禁止吸煙場所吸煙的,應當合理避讓不吸煙者,做到不亂彈煙灰,不亂扔煙頭。
在禁止吸煙場所或者排隊等候隊伍中吸煙的,由市或者區、縣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50元罰款;拒不改正的,處200元罰款。
在禁止吸煙場所吸煙不聽勸阻,構成擾亂社會秩序或者阻礙有關部門依法執行職務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部門依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吸煙有害健康
無煙世界,呼吸更加清新的空氣
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共建無煙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