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學校“雙一流”創建,提升學校國際影響力,9月15日,學校科學研究院聯合愛思唯爾在阜成路校區舉辦高被引學者交流會。黨委常委、副校長鄧祥征出席會議。高被引學者代表、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教授呂陽應邀出席。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愛思唯爾科研事業部代表、部分教師代表參會。會議由科學研究院自然科學處副處長王學麗主持。
愛思唯爾高級咨詢顧問劉瑤分享“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項目介紹”“愛思唯爾數智基因,助力科研創新發展”兩個主題報告,解讀了高被引學者遴選標準,并從四項核心能力、全面助力高校發展,科研數據視角下的北京工商大學,愛思唯爾AI創新等方面,演示基于大數據的高倍引學者分析評價及學者成長生涯。
鄧祥征和呂陽作為代表,現場被愛思唯爾授予高被引學者證書。呂陽進行了科研經驗分享,分享了一個青年學者的科研生涯成長和經驗;提出提高學校的學術關注度至關重要。參會人員針對高被引作者成長路徑、高水平論文評價、科研數據庫創新合作等進行了熱烈討論。
鄧祥征在總結發言中指出,科研學者的持續成長與發展,是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關鍵。促進科研學者的全面發展,要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優化科研環境,在完善硬件設施的同時,高度重視軟件建設,營造開放、包容、協同的創新氛圍;二是針對不同科研團隊的實際需求,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科研服務支持,通過精準施策激發科研活力;三是強化學術興趣與團隊協作,鼓勵科研工作者培養濃厚的學術志趣和嚴謹的治學習慣,同時注重團隊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動科研水平的持續提升。學校后續也將繼續深入挖掘數據資源,為學校教師提供良好的科研環境,助力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和 “雙一流”學科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