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學工隊伍專業素養與育人實效,8月20日至25日,學校黨委副書記李中奇帶隊,學工隊伍近40人赴西北工業大學參加“新時代學工干部鑄魂賦能研修班”培訓。
8月21日,開班儀式上,西北工業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原校黨委副書記陳建有致辭,他對全體參訓學員的到來表示歡迎,系統介紹了西工大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并預祝研修班圓滿成功。李中奇作開班動員講話,他對西北工業大學為本次培訓的精心設計與安排表示感謝,明確本次學工隊伍培訓的目的和意義,希望全體學員以“學者之心”認真學習、實踐、交流,用“心”投入培訓;以“師者之念”思考師者傳道內在深意,用執“念”做好思想引領;以“行者之踐”探索學用結合的路徑,將所學所得創新于學生工作實踐。
本次培訓聚焦學工干部能力提升核心需求,精心設計“理論授課+現場教學+參訪交流+分組研討”四維課程體系,邀請國內思政教育領域知名專家學者授課,內容覆蓋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輔導員核心素養培育、網絡育人實踐、輿情應對策略等關鍵領域。西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姚崇教授以“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為主題,深刻闡釋思政教育守正創新的核心要義;陜西科技大學網絡思政中心主任李萌圍繞“輔導員核心素養培育”,從職業能力、人文素養等維度指明專業化成長路徑;西南石油大學伍曉蕓、陜西師范大學張倩、江西理工大學饒先發、上海交通大學梁欽等國內思政工作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分別結合鮮活案例與實踐經驗,分享網絡育人 “三維破壁術”、網絡不當言論精準思政、優秀輔導員成長路徑及網絡思政教育發展脈絡,為參訓學員帶來一場理論與實踐交融的“思想盛宴”。
實踐教學環節中,參訓學員先后走進西安事變紀念館、八路軍辦事處等紅色教育基地,在歷史場景中感悟初心使命,深化 “用紅色資源鑄魂育人” 的認知;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陜西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兄弟院校參訪交流,實地學習 “總師” 型人才培養模式、學生管理服務機制及網絡思政教育先進經驗,拓寬工作視野與思路。
圍繞“輔導員職稱評定的意見建議”“輔導員開展學生思政教育的模式”兩大核心議題,培訓分別于8月22日、24日晚組織分組研討。參訓學員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深入分析當前輔導員職稱評定標準的優勢與不足,探討優化評定流程、調整指標占比的具體路徑;分享思政教育實踐中的典型案例,就班主任、導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機制、學生骨干作用發揮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凝聚工作共識,形成多項具有實操性的思路舉措。
經過6天系統學習與深度研討,培訓圓滿結業。結業儀式上,李中奇為學員代表頒發結業證并講話。他對培訓成果給予充分肯定,并對學工隊伍提出期望:一是深化理論武裝,打造具有北工商特色的思政品牌,將思政創新理念融入日常工作,既要做“政策的執行者”,更要做“思想的引領者”;二是建強育人陣地,思考符合我校實際的網絡思政工作方法,建好用好新媒體平臺,建立輿情快速響應機制,守好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底線;三是強化隊伍建設,推動建立科學的學工隊伍發展機制,深化交流成果,建立跨部門、跨院校長效溝通機制,打造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學工隊伍。
參訓學員代表結合培訓情況、小組研討結論等積極發言,大家紛紛表示此次培訓內容充實、針對性強,既填補了理論知識空白,又提供了實踐參考范例。
截至目前,學校學工隊伍利用寒暑期共開展四期高質量集中培訓,為隊伍提質賦能增效。本次培訓設置錨定人工智能、網絡思政、數字思政等學生工作的新形勢,未來全體學工人將以此次培訓為新起點,將兄弟院校經驗轉化為具體工作舉措,把所學所思所悟轉化為切實推動工作的實際行動,在學生思想引領、成長成才服務一線勇毅前行,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