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技術飛速發展和國家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12月18日,商學院舉辦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高峰論壇,并發布《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藍皮書(2021)》。副校長龔六堂出席并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所長黃群慧教授、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會長黃速建等8位專業學者和業界人士發表主題發言,對國有企業數字轉型提出各自的見解。論壇由商學院院長毛新述教授主持。
龔六堂副校長在致辭中代表學校感謝與會領導和專家給予支持,強調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研究的重要意義,并對下一步開展相關研究提出希望。他指出,商學院積極組建了研究團隊聚焦國有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要繼續發揮學科的專業優勢,更好促進學校服務首都北京經濟社會的發展。希望各位專家學者能夠為北工商商學院的發展多提寶貴意見,共同為做優做強國有企業建言獻策。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所長黃群慧教授,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會長黃速建,北京工商大學原副校長謝志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葉康濤教授,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薛貴,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孫彥永,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羽,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元年研究院院長韓向東等專家學者發言。
毛新述教授代表研究團隊匯報了學院在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研究的前期成果。毛新述介紹了國資國企現有的情況和尚待解決的問題,由此提出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意義。他闡述了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背景、內涵、功能、現有政策和推進現狀,發布了《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藍皮書(2021)》,并結合多個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典型案例指出數字化轉型的特點和模式。他表示,數字經濟大浪潮中,國有企業要順應時代變化,高度重視數據資產的價值,積極謀劃數字化轉型。
參會專家就如何貫徹落實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依次做主題報告,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所長黃群慧教授指出中央企業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三大使命: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國家創新戰略力量、推進共同富裕,以及中央企業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應優先突破領域,以ESG投資促進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的具體舉措。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會長黃速建認為數字化轉型的實質是參與新的工業革命,強調數字化轉型是中國實現第二次趕超的主要路徑,國有企業的性質、功能、地位、高質量發展范式也要求國有企業要成為數字化轉型的主要場景和主力軍,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任重道遠,具有長期性、復雜性,是時期而非時點任務。北京工商大學原副校長謝志華教授提出數字化轉型可以實現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互通,結合制鞋實例說明個性化定制的特征,強調分工協作、協作分工的重要性,指出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葉康濤教授介紹了人工智能時代下企業業務財務的變化,分析了財務人員的變動,并以釣魚為例,強調供給和需求的匹配,在此基礎上構建財務數字化框架。
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薛貴指出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動力,一是新技術重塑行業、全球競爭的外部壓力,二是中國經濟發展階段已經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給企業帶來的內部壓力,由此提出了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框架,以及數字化業務中臺的作用使服務職能前移、生產能力聚合,介紹了業務中臺建設原則和數字化業務中臺賦能國有資本運營升級的具體路徑。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孫彥永從系統工程視角對業財一體化進行了全新的解釋,提出了基于運營控制的管理會計框架,進行量化相關性分析,并拓展控制維度DMS與管理會計工具DSM之間的關聯,以提高企業運營控制的能力。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羽從數字化、可視化的京東方開始,介紹了京東方的歷史發展和數字化構建的實施成果,并結合多年的實踐經驗,為后續如何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很好的建議。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元年研究院院長韓向東,以數字化轉型內涵與路徑選擇為題,指出數字化語言與信息化在本質上并無區別,但廣度和深度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并從技術、內核、影響三個方面展開闡述,結合元年科技的經驗介紹了數字化轉型的4條路徑。
此次論壇通過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 90余名商學院師生參加了會議。本次論壇總結了商學院前期在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的研究成果,通過校外專家的參與共同討論交流了行業、企業在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研究方面的舉措和成果,明確了國有經濟數字化轉型的方向和重要性,并提出具體路徑和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