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郭建華帶隊到法學院調研指導,聽取法學院綜合改革工作情況匯報,與學院領導班子成員、系主任及教師代表座談交流。黨政辦公室主任王曉華、科學研究院人文社科處處長孫永波和黨政辦公室副主任張揚陪同調研。座談會由法學院黨委書記胥陽主持。
陳敦以《法學院深化綜合改革工作匯報》為題,從基本情況、存在問題和總體目標、思路及舉措等方面,系統梳理了法學院發展的歷史脈絡以及不同階段法學學科發展和專業發展的主要成果,客觀分析了學院博士點申報和服務支撐學校一流學科創建的短板和弱項,認真分析了學院在師資隊伍、高水平科研成果、人才培養、內部治理體系等方面的著力點、發力點和切入點。面對現實挑戰與發展機遇,提出了學院發展的總體目標和工作思路,并以打造“一核一主多支點”學科建設發展戰略體系、優化內部治理體系、資源配置機制改革等具體舉措,全面提升學科建設水平,強力支撐學校一流學科建設和融入優勢學科發展,建設具有“國際范兒”“創新味”“首都范兒”“接地氣”特色的市屬一流知名法學院。
班子成員及教師代表圍繞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師資隊伍、課程思政等方面座談交流。胡冰子介紹了國際數字法治案例庫的建設設想,建議組建涉外法治科研團隊;劉冰介紹了參與《企業破產法》立法和能源數據研究的情況,提出在數據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解決數據要素流通中的核心法律障礙,為未來法學院的發展搶占制高點;呂來明教授深情回顧了自1992年進校以來學院的發展變化,建議結合學院總體目標進一步突出人才培養特色,努力爭取高水平代表性成果;民商法系主任侯雪梅介紹了案例教學、課程思政建設情況,強調在學生培養中突出數字法治研究方向;國際法系主任顏蘇介紹了團隊聚焦數字貿易法研究方向取得的成績以及服務北京“兩區”立法和北京市外商投資條例立法情況,強調重視學生競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青年教師陳冠華提出傳統課堂教學也要主動與其他校內課程資源實現交叉融合;學院黨委委員董彪教授表示對學院的改革思路高度認同,深感前途光明,責任巨大,介紹了在化妝品領域進行數字法治研究現狀;理論法系副教授張羽君表示會主動適應學院的改革發展,在科研方向上拓展。
與會職能部門負責人對學院的事業發展提出指導性意見建議。王曉華談到,學院發展要擴大影響力,找到與學校發展同頻的契合點,學科建設要聚焦博士點申報工作,對標申博的條件,下大氣力逐一完善;學院發展要有務實舉措,高度重視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培養德法兼修的專業人才,同時要與學校現有的專業交叉融合,主動融入學校一流學科建設。孫永波建議要做有組織的科研,多開展經驗交流,面對專業論文發表的困境,要主動邀請期刊編輯進行深度輔導。
郭建華作總結講話,對法學院明確申報法學博士點的目標和以數字化、國際化為特色建設法學學科,支撐學校一流學科建設和優勢學科發展給予肯定。他指出,要對標申報條件明確路徑、狠抓落實。要圍繞數字化轉型,以數字法治研究為學校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對于法學院事業發展,他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全院上下要把傳承與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講好法學院故事,把法學院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敢為人先的干事創業精神挖掘好、運用好,一屆一屆地傳承下去。同時要有發展的雄心壯志,搶抓歷史機遇,充分利用優勢資源,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二是要明確法學專業發展的社會需求,提煉法學人才培養的特色、科學研究的特色,選好突破口,借勢借力,做出法學院獨樹一幟的突出貢獻。三是要激發全院上下的集體榮譽感,全面發揮法學學科與商科、輕工和食品學科交叉融合的得天獨厚優勢,發揮數字法治、涉外法治與學校教育數字化和國際化辦學的融合創新優勢,要增強社會影響力,得到業界和社會的廣泛認可,在形成法學院的比較優勢中有力服務支撐學校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