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荏苒,歲月如梭。從學校前身1950年初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干部學校、1953年中央商業干部學校建立,到1958年、1959年北京輕工業學院、北京商學院創建,和1999年6月北京輕工業學院與北京商學院合并、機械工業管理干部學院并入組建北京工商大學,六十年來,學校書寫了一段段充滿著追求與奮斗、光榮與夢想的歷史,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為首都北京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為回顧學校創業歷程,弘揚學校悠久歷史,展示學校輝煌成就,彰顯校史文化底蘊,增強師生愛校情懷,發揮校史文化資源的育人功能,學校決定在建校六十周年之際,建設北京工商大學校史館,營造奮發向上的育人環境,實現學校向教學科研型大學轉變。目前學校已經啟動校史館籌備工作,特向全校師生員工、社會各界和海內外校友征集實物、圖片、文獻等各類校史資料,現將有關征集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集范圍和類別
(一)各單位在學校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具有標志性辦學成就的實物、歷史文獻材料和有影響的人物、事件的文獻圖片等材料;對當時社會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事跡材料(包括印章、校徽、照片、實物、書籍、報刊、錄音、錄像等)。
(二)實物、文獻、圖片系指反映學校各個時期的重要活動和師生員工從事教學科研、師資建設、人才培養等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對學校和社會有利用保存價值的各種不同形式的史實記錄材料,如文件、證書、獎杯等。可先提供目錄、復印件、照片等。
(三)師生員工、校友與國家領導人、社會名流以及重要外賓合影照片及其講話稿、錄音帶、錄像帶,有關領導及國內外友人的題詞、贈言手跡、贈送的紀念品等。
(四)我校團體獲得的國家級各類獎杯、獎狀、獎章、錦旗等。
(五)各個時期學校主要負責人和知名教授的照片、聘任書、獲獎的重要文檔、論著、手稿、證書、照片以及在校期間使用過的有紀念意義的實物,出版的著作、編寫的教材等。
(六)國家、省市級新聞媒體對學校重大事件、活動、人物的報道。
(七)學校師生員工參加國內外各類重要活動(社會活動、學術活動、各種賽事等)的資料、照片、實物(如作品、獎品、紀念品、證書等)。
(八)與國內外機構、高等學校交流合作及國內外機構、人士捐資助學的資料、實物、照片等。
(九)歷屆畢業生合影照片、畢業紀念冊、同學名錄、師生間贈言題錄等。
(十)學校各個時期建筑設施、儀器設備、教具等資料、實物、照片等。
(十一)校友在不同時期參加國內、外重大活動所獲得的文件和實物材料,如:通知、請柬、代表證、會議文件、信函、聘書、證書、獎狀、獎品、聲像資料等;
(十二)校友自傳、事跡介紹或相關資料、實物、照片等。校友個人創作的作品,如:繪畫、書法、篆刻、雕塑、曲譜、模型、工藝等作品。
(十三)校友認為其他有史料價值和陳列價值的資料與實物。
二、權益維護
(一)凡無償捐贈具有較高價值檔案資料者,北京工商大學檔案館將頒發捐贈證書。并在展品上標注捐贈者的姓名,以致謝忱。如捐贈者有其他要求,可另行協商。
(二)凡捐贈、復制、交換的檔案資料歸學校所有,學校檔案館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管理和提供利用。
(三)凡捐贈者享有著作權的檔案資料,本館將依法予以保護。捐贈者有特殊要求的,將本著對個人有利的原則予以尊重。
(四)凡寄存學校檔案館的檔案資料,產權歸寄存者所有,本館將按寄存時達成的協議,在規定的范圍內提供利用。
(五)有意捐獻的各類校史資料中,如有特別珍貴、本人欲親自保存的,可捐贈復制(印)件,也可由校檔案館復制(印)后歸還原件,有其他特殊要求的也可以協商。
(六)向學校捐贈的實物、照片、圖片、專著、詩歌、散文、小說、教材等文獻資料,請附簡要的文字說明:包括時間、地點、事由、主要人物姓名、原學校和專業班級、現工作單位、職務、聯系電話等。
三、征集要求和方式
(一)校史資料征集年限:不限。
(二)征集時間:2009年11月起,因校史館籌備需要,第一階段征集截止時間到12月25日。以后長期征集。
(三)檔案資料持有者可以電話、書信、網上留言或面談的方式聯系。凡經確認具有收藏價值的檔案史料,可采取直接交送、信函郵寄、網上傳輸(郵箱:xyh@pub.btbu.edu.cn)和直接到北京工商大學檔案館移交的方式。特殊情況檔案館也可派專人登門征集。
(四)聯系方式:
北京工商大學檔案館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阜成路33號北京工商大學阜成路校區西區教二樓一層102-2室
北京工商大學校慶辦、校友會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阜成路33號北京工商大學阜成路校區西區教一樓六層168室
聯 系 人:宋煜 張晶晶 胡艷霞
郵 編:100048
聯系電話:68984662
傳 真:68984662
電子郵件:zhangjj@btbu.edu.cn
檔案館 校慶辦公室
2009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