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候寒冷,空氣干燥,引起外周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局部血液循環不暢,人的機體防御能力減弱,不僅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也是心、腦血管病的高發季節,因此做好冬季防病工作尤為重要。
一、冬季呼吸道疾病
冬季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一)、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潛伏期1—3日,主要癥狀為發熱、頭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不適等,發熱一般持續3—4天,也有表現為較重的肺炎或胃腸型流感。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傳染期為1周。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
(二)、水痘,水痘是傳染性很強的疾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臨床表現是中低等發熱,很快成批出現紅色斑丘疹,迅速發展為清亮的卵園形的小水皰。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傳播途徑主要通過接觸水痘皰疹液和空氣飛沫傳播。人群普遍易感,患者須早期隔離,給予治療。
(三)、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初期以發熱、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畏光為主要表現,2~3天后出現口腔頰黏膜麻疹粘膜斑,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及疹退后遺留色素沉著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患者是惟一的傳染源,接觸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傳染性,病毒通過噴嚏、咳嗽和說話等由空氣飛沫傳播。
(四)、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預防
1、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合理安排好飲食。必須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注意多補充些魚、肉、蛋、奶等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提高抗病能力。
2、定時打開門窗自然通風。可有效降低室內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改善室內空氣質量。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間,起到消毒效果。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加強個人衛生和個人防護。要保持教室、寢室的衛生,不要堆放垃圾;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臟手觸摸臉、眼、口等部位;盡量少到擁擠的公共場所,出門戴口罩,咳嗽、噴嚏掩口鼻;個人衛生用品切勿混用。
4、加強鍛煉,增強體質。體育鍛煉可增強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
5、注意生活規律,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無論學習或其他活動使身體勞累過度,必然導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6、冬季干燥,應多喝熱開水。冬季氣候干燥,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要注意多喝水,讓鼻黏膜保持濕潤,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還有利于體內毒素排泄。
7、接種疫苗。預防性接種疫苗是阻擊傳染病發生的最佳手段。
8、切莫諱疾忌醫。由于許多呼吸道傳染病初期多有類似感冒的癥狀,易被忽視,因此身體有不適,特別是有發熱癥狀,應及時就醫。
9、發現呼吸道傳染病人,要及時隔離、治療,并報告當地衛生防疫部門,以便及早采取預防措施。
二、冬季心腦血管疾病
冬季受寒冷空氣刺激,人體血管收縮,很多高血壓病人突發腦梗、腦溢血、腦血栓,引起中風、急性心梗、冠心病,成為冬季最危險的發病人群。
(一)、因為驟冷,血壓突然升高,使原來硬化脆弱的小動脈因承受不了強大的內壓而被“引爆”,發生腦出血。
(二)、因為乍寒,使血液黏稠還來不及自我調節,血液便在粗糙、細小的動脈內流速減緩,容易形成小的血栓,造成腦血管堵塞或心肌梗塞。
(三)、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預防
1、注意保暖,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冠狀動脈冬季寒冷時容易收縮、痙攣,發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導致栓塞。
2、患者不宜晨練。因為睡眠時,人體各神經系統處于抑制狀態,活力不足,晨起時突然大幅度鍛煉,神經興奮性突然增高,極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冬季應該注意這個問題。
3、進補要適度。我國民間素有冬季進補的習慣,冬季人們運動本來就少,加之大量進補熱性食物和滋補藥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4、平衡心態。情緒激動是心腦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寬胸懷,不要讓情緒起伏太大。
5、運動要適當。心腦血管患者不是不能運動,而是要適當運動,運動量減少也會造成血流緩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和控制好運動量。冬季要等太陽升起來之后再去鍛煉,此時,溫度回升,可避免機體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發病。
北京工商大學醫院
二O一二年十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