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北京市教委人工智能通識課督導專家組來校調研指導。北京建筑大學副校長陳紅兵、北京市教委高等教育處副處長王佳琦以及市教委人工智能通識課建設辦公室、市教委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團隊核心成員等一行8人,通過課堂聽課、實地考察走訪、師生訪談座談和查閱資料等,對我校人工智能通識課教學工作進行深入考察和評估。調研活動由學校副校長劉艷楠主持,教務處、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以及授課教師及學生代表參加了調研。
教務處副處長錄馳沖介紹了我校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建設的整體情況,詳細介紹了有關課程設置、虛擬教研室、教學模式、實踐方案以及下一步工作計劃等方面。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執行院長、人工智能通識課程負責人李海生介紹了課程的實施及開展情況,匯報了課程進度、學校特色和經驗,以及所面臨的挑戰等。
在交流環節,任課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積極發言,就人工智能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生反饋等方面展開了深入探討。教師代表們分享了他們在授課過程中所采取的創新實踐和積累的寶貴經驗,學生代表提出了對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等方面的建議。
督導組對我校人工智能通識課的開設與實施給予了充分肯定。王佳琦感謝學校對人工智能通識課建設工作的大力支持。他表示,市教委高教處將和各高校攜手,不斷探索,進一步提高人工智能通識課的課程質量,并就進一步的工作開展提出了指導意見。
北京建筑大學副校長陳紅兵對會議進行了總結。他從學科交叉、案例式學習、場景實驗、項目制實踐、個性化考核等方面提出了指導性建議,以“全、實、特”高度概括了我校的課程建設相關工作。他表示,人工智能教育和研究對于培養創新型人才、推動科技進步具有重要意義,學校和行業應繼續加強合作,共同推動人工智能教育的發展,為國家的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做出更大貢獻。
劉艷楠對專家組蒞臨學校指導調研人工智能通識課工作表示衷心感謝,她表示,學校將認真吸納專家組提出的寶貴建議,進一步強化集體備課交流,完善課程設計,充實教學資源,加強模塊間的有效銜接,注重提升授課內容的針對性和個性化水平,不斷推動人工智能通識課教學質量的優化與提升。
在北京市教委的指導和支持下,我校于2024年秋季學期為全校3300余名大一新生開設了人工智能通識課程。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分別為理工類、經管文法類和藝術類學生開設《人工智能導論A》《人工智能導論B》及《人工智能導論C》課程,采取線下教學方式,以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學校將以此為契機,全面提升學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綜合素養,著力培養能夠適應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復合型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