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季來臨,由于冬季氣候寒冷,空氣干燥,引起外周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局部血液循環不良,機體防御能力減弱,使人容易得病。進入冬季后,不僅是心、腦血管病的高發季節,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因此做好冬季防病工作尤為重要。
一、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
冬季受寒冷空氣刺激,人體血管收縮,心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增多,很多老年高血壓病人突發腦梗、腦溢血、腦血栓,引起中風、急性心梗、冠心病,成為冬季最危險的發病人群。
尤其是每年的11月到來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腦血管病猝死高峰的月份。因為驟冷,血壓突然升高,使原來硬化脆弱的小動脈因承受不了強大的內壓而被“引爆”,發生腦出血;因為乍寒,使血液黏稠還來不及自我調節,血液便在粗糙、細小的動脈內流速減緩,容易形成小的血栓,造成腦血管堵塞或心肌梗塞。冬季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注意保暖,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冠狀動脈冬季寒冷時容易收縮、痙攣,發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導致栓塞。
2.患者不宜晨練。因為睡眠時,人體人體各神經系統處于抑制狀態,活力不足,晨起時突然大幅度鍛煉,神經興奮性突然增高,極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冬季應該注意這個問題。
3.進補要適度。我國民間素有冬季進補的習慣,冬季人們運動本來就少,加之大量進補熱性食物和滋補藥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4.平衡心態。情緒激動是心腦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寬胸懷,不要讓情緒起伏太大。
5.運動要適當。心腦血管患者不是不能運動,而是要適當運動,運動量減少也會造成血流緩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和控制好運動量。冬季要等太陽升起來之后再去鍛煉,此時,溫度回升,可避免機體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發病。
二、呼吸道疾病的預防
由于冬季氣候寒冷,空氣中濕度較低,人的鼻咽部粘膜變得十分干燥,易發生細微破裂,病毒、細菌便可乘虛而入。加上門窗緊閉,室內空氣渾濁,給病菌的生存創造了條件。冬季室外氣溫較低,人們多喜歡聚室內,相互間的接觸機會增多,一旦有人患呼吸道傳染病,同班級、同寢室、同辦公室的人則易感染得病。因而,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冬季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一)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潛伏期1—3日,主要癥狀為發熱、頭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不適等,發熱一般持續3—4天,也有表現為較重的肺炎或胃腸型流感。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傳染期為1周。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
(二)水痘,水痘是傳染性很強的疾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臨床表現是中低等發熱,很快成批出現紅色斑丘疹,迅速發展為清亮的卵園形的小水皰。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傳播途徑主要通過接觸水痘皰疹液和空氣飛沫傳播。人群普遍易感,患者須早期隔離,給予治療。
(三)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初期以發熱、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畏光為主要表現,2~3天后出現口腔頰黏膜麻疹粘膜斑,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及疹退后遺留色素沉著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患者是惟一的傳染源,接觸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傳染性,病毒通過噴嚏、咳嗽和說話等由空氣飛沫傳播。
冬季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必須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合理安排好飲食。
2.定時打開門窗自然通風。可有效降低室內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改善室內空氣質量。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保持教室、寢室的衛生,不要堆放垃圾。飯前便后要洗手,不隨地吐痰,個人衛生用品切勿混用。
4.加強鍛煉,增強體質。體育鍛煉可增強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
5.做到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無論學習或其他活動使身體勞累過度,必然導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6.作息時間有規律。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7.冬季干燥,應多喝熱開水。多吃新鮮蔬菜、豆制品、魚蝦蛋類等食物,從而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8.傳染病流行期,盡量少到擁擠的公共場所,出門戴口罩,咳嗽、噴嚏掩口鼻。
9.接種疫苗。預防性接種疫苗是阻擊傳染病發生的最佳手段。
10.切莫諱疾忌醫。由于許多呼吸道傳染病初期多有類似感冒的癥狀,易被忽視,因此身體有不適,特別是有發熱癥狀,應及時就醫。
11.發現呼吸道傳染病人,要及時隔離、治療,并報告當地衛生防疫部門,以便及早采取預防措施。
三、冬季還應做好以下疾病的預防
(一)傳染性結膜炎的預防
傳染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 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眼病。可分為細菌性結膜炎和病毒性結膜炎。該病全年均可發生,以春夏季節多見,但冬季氣候干燥,風沙大等原因也給本病的傳染增加了機率。
紅眼病多是雙眼先后發病,病人感到雙眼發燙、燒灼、畏光、眼紅、流淚,像進入沙子似的磨痛,眼瞼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睜開。嚴重的可伴有頭痛、發熱、疲勞、耳前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癥狀。
紅眼病主要是通過接觸傳播。接觸病人用過的毛巾、手帕、洗臉用具、電子游戲機、電腦鍵盤等,或到病人接觸過的泳池、浴池等地方游泳、洗浴,都有可能感染此病。常可在學校廣泛傳播,造成暴發流行。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預防本病的關鍵。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時洗手,避免用手揉擦眼睛等。
(二)腸道傳染病的預防
天氣轉冷,許多人在吃東西時就不像夏天那么注意了。而冬季依然是腸道傳染病的多發季節。人們應該提高警惕。時值冬季,更應該把好“病從口入”關,注意方方面面的食品衛生問題,防患于未然。病人和病原攜帶者是該類疾病的傳染源,主要通過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觸等傳播。腹痛、腹瀉、嘔吐是腸道傳染病的共同癥狀,預防腸道傳染病的發生應從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增進人體抵抗力著手,嚴格把好“病從口入”關。
1.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后要洗手。
2.加工菜品必須煮熟燒透。
3.不要食用腐敗變質及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4.加強個人體質鍛煉,做到飲食有節,不暴飲暴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三)冬季肛腸病的預防
冬季來臨,天氣逐漸寒冷,人體一時還不能馬上適應氣候的變化,此時也是肛腸疾病好發的季節。除氣候因素外,此時人們戶外活動減少,還經常喜歡吃火鍋、燒烤等美食,這些都是引發和加重肛腸疾病的一些主要原因。肛腸疾病主要的癥狀有大便出血、腫物脫出、疼痛、流膿、滲液及便秘等。
要預防肛腸疾病平時應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堅持每天進行提肛鍛煉,久坐久立后,適當變換一下體位;積極治療便秘,保持大便通暢,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排便后應及時用溫水清洗;配合合理的飲食,多飲開水,多食易消化及粗纖維食物,如新鮮的蔬菜、水果和黑芝麻、胡桃仁、蜂蜜等,避免嗜食煎炸、辛辣食物。
校醫院
2010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