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傳承學校厚重的文化底蘊,體現校園文化建設理念和特色,增強樓宇、道路、景觀的文化內涵,創造和諧向上、文明高雅、勵志進取、富有人文氣息的校園環境,學校決定對良鄉校區部分建筑、道路開展命名征集活動,首批先對過街天橋等建筑和道路進行征名,歡迎廣大師生和校友積極參與,獻計獻策,為學校建設貢獻聰明才智?,F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 征名范圍
本次命名征集范圍包括良鄉校園下沉式廣場、長廊、陽光大街北過街天橋、陽光大街南過街天橋以及五條道路。詳見附件1規劃建設處提供的學校良鄉校區校園平面示意圖的標注及附件2的征名表。
二、 征名原則
學校建筑、道路和景觀的命名,是體現學校文化底蘊和人文環境的重要載體,更是學校整體形象的外化展示,具有:
1.時代傳承性——體現學校60年來的歷史優良傳統、文化積淀和學校精神,體現學校辦學特色與辦學理念,反映學校面向未來的精神風貌和理想追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2.文化育人性——有美好的寓意和文化內涵,積極向上;體現以人為本,環境育人的宗旨,承擔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有利于提升學校整體形象和文化品位,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系統性——風格協調、統一、和諧,并應與環境、景觀相互關聯。
4.地域性——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反映學校的地域特征。
5.雅俗性——簡潔、清晰、品位高雅;好讀、好聽、好記。
三、征名要求
1.命名應采用漢字,每個命名一般用2—3個漢字,如××樓,××路,最多不超過4個漢字,不使用生僻或多音多義字詞。
2.命名應體現命名對象的特點。道路命名應具有基本的指示作用,容易辯識;建筑命名應與其功能基本關聯。
3.每個命名均需注明寓意,即對命名的起源、含義作簡要說明。命名格調高雅、寓意深遠,對師生員工具有激勵作用。
四、征集時間、征集范圍
1.征集時間:2011年10月18日至2011年11月20日;
2.征集范圍:北京工商大學全體校友、全校師生員工。
五、投稿要求與投稿方式
1.可以自行組成集體名義投稿,也可以個人名義投稿。
2.來稿請按照附件2要求,標明各個命名的名稱,并簡要說明命名的來源和含義。
3.來稿請注明作者真實姓名、所屬單位(班級)、聯系電話。來稿概不退回,請作者自留底稿。
4.投稿地址:提交方案可以采取電子文檔、紙質文檔兩種形式。紙質文檔請送至黨委宣傳部辦公室(阜成路綜合樓215室或良鄉行政樓109室,電話:68984700或81353233),電子文檔發送至E-mail:xcb@pub.btbu.edu.cn。
六、評選辦法
1.由學校組織成立命名評審小組,對所有征集方案進行初審。
2.評審小組在評選的基礎上,按每條命名5個預選方案,提出推薦名單,然后在全校公示并廣泛征求意見。
3.評審小組在綜合意見的基礎上,經討論確定每條命名2個預選綜合方案,最終提交黨委常委會暨校長辦公會討論后批準使用。
4.凡入圍作品,學校發給證書和獎勵。
附件:1.北京工商大學良鄉校區校園平面示意圖
黨委宣傳部
2011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