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來臨,天氣炎熱,是各種傳染性疾病的高發季節,據此,校醫院提醒全校師生員工和離退休老同志謹防以下幾種疾病。
一、腸道傳染病
腸道疾病是夏季的高發病,主要包括腸道傳染病和各種食物中毒。夏季天氣炎熱,各類細菌、病毒生長繁殖快,食物、水源、環境易受污染,是各類傳染病容易發生的主要原因。還和天熱人們喜歡吃生冷食品引起胃腸功能紊亂有關。另外,蚊蟲媒傳染也是夏季發生腸道傳染病的一個重要途徑。
做好夏季腸道疾病的預防,把好“病從口入”:
(一)要注意個人衛生,做到飯前便后洗手。
(二)不喝生水。
(三)要注意食品衛生,不吃腐敗變質和不潔食物,不到無衛生許可證的飲食店和飲食攤點就餐,以防食物中毒的發生。
二、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機體體溫調節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的癥狀的總稱。主要表現為頭暈、頭痛、心慌、口渴、惡心、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昏迷等。
(一)中暑的預防:
1.注意防暑降溫和各類活動場所的通風散熱。
2.多飲水和吃適量咸菜,及時補充水份和鹽份的消耗。
3.避免在氣溫較高時劇烈運動,注意休息,防止烈日曝曬。
4.外出行走須戴遮陽帽或打遮陽傘,以免受熱中暑。
(二)中暑的救治:
1.應立即將病人移到通風、陰涼、干燥處, 使病人仰臥,解開衣領,脫去或松開外套,以盡快散熱。
2.用濕毛巾冷敷頭部、腋下以及腹股溝等處,有條件的話用溫水擦拭全身,同時進行皮膚、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散熱。
3.意識清醒的病人或經過降溫清醒的病人可飲服綠豆湯、淡鹽水,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氣水(膠囊)等解暑。
4.如出現高燒、昏迷抽搐等癥狀,應讓病人側臥,頭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立即撥打120電話,求助醫務人員給予緊急救治。
三、夏季皮膚病
(一)痱子
夏天好生痱子,搔抓后極易繼發感染,形成痱毒,產生化膿性癤腫。
預防的辦法:
1.要盡量減少日光的曝曬,并保持居室通風涼爽。
2.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和刺激性的食品。
3.常洗熱水澡。
(二)足癬
夏季天氣潮暖,利于各種真菌、細菌的繁殖生長,真菌易侵害我們的皮膚,引起皮膚癬病。接觸患癬的人或動物及公用生活用具,都可以發生傳染。最常見的皮膚癬病是足癬,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腳氣”。
預防的方法:
1.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是防治癬病的基本要求。盡量分開生活用具是預防癬病傳染的重要措施。
2.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干爽,夏季要使用爽身粉。
3.勤洗澡勤換內衣,選用棉質的襪子,以利吸汗、透氣;不要共用鞋襪、毛巾。
4.在游泳池、健身房等運動場所應避免赤足行走,以減少交叉感染。
四、蟲媒傳播性疾病
蚊蠅是乙型腦炎、痢疾、瘧疾等蟲媒傳播性疾病的傳播者。因此夏季要特別注意防蚊蠅,晚上睡覺要防止蚊蟲叮咬,以防蟲媒傳播性疾病的發生。如果突然出現高熱、頭痛、嘔吐、等腦炎癥狀,應及時就醫。
學校醫院
2012年5月18日
(擬稿:樊國升 審核:楊曉明 編輯:李楊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