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基本介紹
貿易經濟專業,作為北京工商大學最早開設的本科專業之一,自1960年起開始培養本科生,1981年獲全國首批“商業經濟”(后更名為“產業經濟學”)碩士學位授權,引領學術前沿。歷經發展,該專業屢獲殊榮:1997年成為原國內貿易部重點學科,2007年獲北京市重點學科認定,2009年入選北京市特色專業,2018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權。2019年,獲批北京市高精尖學科,入選“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2024年,在中國校友會本科專業排名中,貿易經濟專業以A++級佳績高居全國榜首,彰顯了其卓越的教育質量和學術地位。
專業結合商科特色和辦學優勢,突出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管理科學、計算機科學(大數據分析技術)、法學學科之間的融合滲透。聚焦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多維流通視角打造特色專業。培養適應首都和京津冀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立足本土實踐,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理論基礎+溝通能力+實踐應用”的“三位一體”符合應用型數字貿易人才。
二、專業師資力量
貿易經濟專業多年來致力于打造一支與國際化、數字化特色相契合的高質量師資團隊。目前專業共有教師18人,教授5人、副教授6人、講師7人,90%的教師擁有博士學位和海外學習背景。教師具備的專業知識涵蓋貿易經濟各個領域,為學生提供全面、系統的學術指導和支持,充分滿足專業特色發展的需求。
貿易經濟教師團隊2017年獲批北京市高水平創新團隊,目前擁有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17人,教育部首批“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1人,“全國百人工程”培養對象1人,中國流通G30成員1人,“十三五國家農村農業部糖料產業經濟崗位科學家”1人,農業貿易預警救濟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1人、中共北京市委講師團特聘專家1人。多位教師擔任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秘書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商業史學會副會長和中國期貨協會副會長等學術職務。
三、專業建設舉措
為培養具備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厚基礎、寬口徑、復合性、應用型的內外貿一體化人才,貿易經濟專業積極營造開放、多元、個性化的學習環境,增強師生互動與交流,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具體舉措體現在四個方面:
舉措1:思政專業融合與滲透并重,實現思政全課程覆蓋
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教育里,滲透到課程和課堂中,通過交互式、啟發式、合作式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教育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專業,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修養、志存高遠的理想信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批判創新的行動能力;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學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教學競賽,汲取他人成功經驗、結合自己的積極探索,提升課程思政的教學水平,實現思政全師生、全課程、全課堂廣覆蓋。
舉措2:課程教材傳承與創新并舉,培育學生數字化素養
圍繞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對人才培養的新需求,在課程體系設計中既有對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產業經濟學、流通經濟學等基礎理論課程等傳承,又有數字經濟、數據挖掘、數字供應鏈金融、大數據經濟研究、數字經濟倫理學、數字化零售、組織行為學等專業課程的創新;在教材采用中既有國家規劃教材,又有視頻、電子書籍等新媒體教材;借助學校智慧教室、在線教學平臺、中國商業聯合會消費者評價實驗室等,加大在線備課、課堂錄播等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強化課堂教學數字化運用。這不僅夯實了學生的產業經濟學理論基礎,又培養了學生數字化的素質能力,更增強了學生的數字化學習體驗。
舉措3:理實賽教結合與互促并用,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實現理論與實務
結合,課程學習與學科競賽、科學研究與實地調研結合,推動理論知識學習向實踐創新能力轉化。高度重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除開設經濟管理綜合實踐、創新創業教育、運營管理實踐、期貨投資分析與實踐、數字化零售、互聯網商業模式和數字化產業電商實務、流通實踐等實踐課程外,還組織開展實習實訓、模擬經營和創新創業;鼓勵專業導師和任課教師輔導學生參加“挑戰杯”、“互聯網+”、“正大杯”、“科創杯”、“學創杯”、“立豐杯”、“中金所杯”和“鄭商所杯”等學科競賽,鼓勵導師指導學生申報北京市教委“大學生科研創新計劃”與參加各類課題研究;組織學生到沃爾瑪大賣場、山姆會員店、中糧佳悅(天津)有限公司、天津京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實地調研,與物美集團、沃爾瑪(中國)、香港周生生集團(中國)、北京居然之家、大商所、宏源期貨,廣州冠眾電子、中信建投等多家企業共建實習基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攜手提升學生的實踐轉化能力。
舉措4:國際跨界理念與實踐并行,打造內外貿一體化人才
遵循“厚基礎、寬口徑、重應用”、“三位一體”(理論基礎+溝通交流+實踐應用)、“三貼近”(貼近行業、市場與前沿)的復合型、國際化的人才培養理念,借助境外交換研學、原文教材研讀、線上國際學術沙龍、留學就業指導講座等拓寬學生國際化視野,強化學生對國際貿易、證券投資、期貨交易、財務會計、物流供應鏈等經管交叉學科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跨學科跨專業的綜合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著力打造服務于“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構建的內外貿一體化人才。
三、專業建設成效
本專業以“用愛和專業塑造學生騰飛的翅膀實現夢想起飛”為使命,秉持“立德樹人”的育人理念,堅持“以本為本”的建設原則,終將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作為專業建設的首要任務和指導思想。面向新時代商貿企業的人才需求,持續深化專業綜合改革,以商科數字化轉型為抓手,著力培養以大數據分析能力為核心、數字化商貿為特色、心系家國情懷的數字貿易人才。
立德樹人方面
專業在立德樹人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主要體現在全面落實和推進“一對一”專業導師制與課程思政建設兩方面。專業2015年開始實施本科生導師制,為學生提供明確的價值觀引導、職業規劃和個人成長指導,助力學生在專業知識、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等方面實現全面發展。同時,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推出育人效果顯著的精品專業課程《流通經濟學》、打造課程思政示范課堂《中國商業史》和《服務經濟學》、錄制完成“建黨100年我講貿易經濟發展史”的微課程、選樹課程思政優秀教師,形成專業課教學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緊密結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此外,專業教師在立德樹人工作中斬獲多項榮譽:榮獲北京高等學校優秀專業課(公共課)主講教師、“挑戰杯”系列競賽優秀指導教師、“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優秀指導教師、“學創杯”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優秀指導教師、電子商務“三創賽”優秀指導教師等稱號,以及校級優秀教師、優秀社團指導教師、優秀共產黨員和就業先進班主任等榮譽。
人才培養方面
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通過加強專業實踐活動,鼓勵師生參加學科競賽,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實踐能力和深度分析能力得到了提升。近三年,貿易經濟專業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取得了省部級以上獎勵40項、受益80余人次,并與教師共同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畢業生就業前景良好,每年就業率位居學校前列。2021-2023屆畢業生就業率分別為98.55%、100%、100%,主要就業于發改委、商務局、稅務局等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建設銀行、北京銀行等大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中信建投證券、海通證券等金融機構。優秀畢業生升學進入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深圳大學、暨南大學,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布朗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伯明翰大學、曼切斯特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深造。
近三年學科競賽國家級成果一覽表(代表性)
近三屆優秀畢業生工作或升學單位一覽表(代表性)
專業建設方面:教師積極投身教學改革,不斷探索教學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大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實現了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近年來取得了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北京市優質本科課程2門、優秀本科教案2項;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創新項目”3項。
專業社會服務與影響力方面
貿易經濟專業積極參與社會服務,通過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為北京市“兩區”“三平臺”以及國際消費中心建設提供智力支持。貿易經濟專業2019年入選“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專業。2023年專業在中國校友會排名A++級(全國第1位),具有較高的社會認可度。同時專業自2010年開始依托北京市重點學科產業經濟學、北京市科研平臺首都商貿發展研究院(首都流通業研究基地)舉辦了九屆貿易強國論壇,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也在社會服務和實踐應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