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門簡介
北京工商大學體育教學部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讓《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在校園里落地生根,牢牢把握體育工作在“立德樹人”中的重要作用。以體育人為根本,以促進師生體質健康為目標,以課程建設為龍頭,以科學研究為動力,以運動隊發展和后備人才培養為重點,以舉辦高水平賽事為抓手,不斷改善學校體育軟硬件條件,弘揚校園體育文化和體育精神,努力提高學校體育工作的整體水平。
體育教學部自1999年學校組建以來,經歷了多次名稱和職能的調整,并逐步發展為體育教學與管理為一體的綜合型部門。
1999年組建北京工商大學體育部
2001年并入基礎部,稱為體育教研室
2005年組建為體育教學部
2009年藝術教研室并入,更名為體育與藝術教學部
2010年心理素質教育教研室并入
2017年心理素質教育教研室劃歸學生處
2023年藝術教研室劃歸設計與藝術學院,更名為體育教學部
體育教學部現有教職工38名,其中體育專任教師33人,有副教授14人,講師18人。其中,運動健將2人、一級運動員3人、國際級裁判1人、國家級裁判9人。體育教學部下設三個教研室,以及綜合辦公室、學生體質測試中心、場館管理中心等科室。體育教學部肩負著全校本科生公共體育課的教學任務,負責學生體育代表隊的訓練比賽以及學校運動會等群體工作,同時還承擔著學校體育場館的管理工作和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任務。此外,體育教學部還與校學生處、團委、各學院協同合作,共同組織和指導體育社團、協會、校工會等組織的活動。
二、運動隊成績
體育教學部始終秉承著對體育教育的深厚重視和熱忱,堅持實施學生體育運動隊長訓制度,不斷探索和創新體育活動的組織方式與內容。通過學校體育運動委員會以及豐富的群體活動機構等平臺,我們成功組織一系列形式多樣、層次分明的體育活動和競賽,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體育熱情,提升了他們的運動技能。
在近五年中,學校體育運動隊在市級以上比賽中取得顯著成績,有122人次取得體育類全國比賽前八名成績,2215人次取得省部級前八名成績。其中,榮獲第一名881人次、第二名406人次、第三名344人次。田徑隊、游泳隊、男子排球隊、女子排球隊參加全國普通學生組比賽,均獲得了好成績。乒乓球隊在2019年獲得第十屆中國大學生陽光體育乒乓球比賽混合團體第一的優異成績,毽球隊在2021年舉行的第十屆全國大學生毽球錦標賽中獲得團體總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散打隊在2023年第7屆中國大學生武術散打錦標賽中取得兩金的突破性成績。這些成績不僅展示了我校體育競技的實力,也反映了校園文化的活力和學生全面發展的成果。
三、校園體育文化
每年,我校都會舉辦春秋兩季的全校運動會、體育文化節和新生聯賽,這些活動已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文化節還是運動會,比賽活動都分為競技和趣味兩類,充分引導廣大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學校每年組織開展體育活動和競賽達20余項,萬余人次學生參與其中。
加強體育課內與課外訓練的融合。部門積極探索通過體育課程與課外競賽活動相結合的方式,提升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參與度。例如,我校首支男子、女子手球隊就是在開設的體育手球課程中發掘并培養優秀運動員。在2023年“華體杯”首都高等院校第二屆手球超級聯賽中,分別取得女子乙組第一名、男子乙組第三名的好成績。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榮譽感,同時也為手球運動在首都高校中的普及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完善競賽獎勵制度,激勵學生為校爭光。學校制訂多項措施,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運會和高校體育競賽。根據《體育教學部關于學校運動隊管理辦法》,我們為運動隊學生提供了訓練和比賽的補助支持,并配備了專業的醫用藥品、營養補給以及運動裝備等。對訓練刻苦、作風頑強、運動成績優異且符合學校評獎相關規定的運動員,我校推出了多項獎勵政策。這些政策在學生綜合測評中給予體育競賽項目的加分,設立了專門的競賽單項獎學金,并在評選“校優秀三好學生”、“校優秀學生干部”、“體育之星”和“才藝之星”等榮譽稱號時,對獲獎運動員給予優先考慮。自2019年始,已有40余人次獲得校級優秀三好學生,40余人次獲得校級優秀學生干部,50余人次獲得校級“體育之星”稱號,其中有2名優秀運動員在2022-2023年獲得校長獎學金的最高榮譽獎項。
加強體育競賽成績的宣傳和推廣。我校積極利用校園媒體和公眾號平臺,加強對運動隊的宣傳,提高全校師生對體育活動的關注度和參與度。例如在2023年首都高等學校籃球聯賽中,我校女子籃球隊創造了歷史,戰勝北京大學隊,榮獲女子甲組第一名的成績。這一突破性成績通過校園官網、校園官方微信、體育教學部網站和體育教學部公眾號等渠道廣泛傳播,極大地激發了師生的體育熱情,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為學校贏得更多的榮譽和社會認可。
四、社會服務
體育教學部工作不僅限于校園內的教學活動,還廣泛涉及到社會各個層面,為推動體育事業的發展和社會健康水平的提升做出了積極貢獻。主要體現如下:
一是服務全民體育和首都發展。毛作為、柳文杰、武博老師等作為中國田徑協會、北京市大體協、中國少數民族體育協會等社會團體的專家和技術代表,積極參與到全民體育推廣和首都體育事業的建設中。
二是踐行競技體育精神。體育教師多次在國際、洲際、全國各級賽事中擔任裁判員,他們以公正、嚴謹的態度執行裁判工作,確保比賽的公平公正。國際級裁判董珂老師,參與 2016 年雅典奧運會、第十七屆亞運會、中國國際自行車公路系列賽等多項賽事執裁任務。國家級裁判苗建廷老師于 2019 年 2月參與國際雪聯單板滑雪平行項目世界杯執裁工作,于 2021年11月參與國際雪聯單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障礙追逐世界杯執裁工作。國家級裁判陳新、 范紅松、王然老師多次參加中國排球聯賽、全國青年運動會排球預賽、全國排球大獎賽、中國大學生排球聯賽等賽事的執裁工作。國家級裁判毛作為老師參加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執裁工作。
三是助力學校體育文化建設。體育教師在推動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不僅是學生社團和教職工體育協會的指導老師,還負責指導千人八段錦、太極扇以及學生團體操等大型活動的籌備工作。在這些活動中,體育教師不僅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更融入創新思維,從而為確保學校體育活動的順利策劃與執行提供堅實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