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院簡介
北京工商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成立于2019年6月,由原理學院數學系與經濟學院統計系組建而成,下設四個系:數據科學系、數學與應用數學系、應用統計系、經濟統計系。順應時代潮流,為國家發展培養亟需人才。
圖1 2019年數學與統計學院成立揭牌儀式
學院涵蓋數學、統計學、應用經濟學3個一級學科,擁有統計學一級碩士點、應用統計專業碩士點,經濟統計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可招收博士后。學院擁有應用統計學(理學)、經濟統計學(經濟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理學)和數學與應用數學(理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理學)5個本科專業,以及經教育部批準設置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北京工商大學與愛爾蘭科克大學合作培養的應用統計學(風險與精算)本科專業。目前學院共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800人,碩士、博士研究生150余人。
數學與統計學院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治學嚴謹、教研有方、成果豐碩的教師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92人,其中專任教師8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占比超過90%,外籍客座教授2人。學院現有國家級、省部級人才14人,包括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北京學者、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青年教學名師、北京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支持計劃”杰出人才、領軍人才等,多位教師入選“北京市屬高校青年拔尖人才培養計劃”等。
近年來,獲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4項,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3項及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多項。同時,建成一批優質課程資源:《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獲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該課程教材獲北京高校優質本科教材課件、教學團隊獲評北京市高校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線性代數》《數學分析》《統計學》獲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程,《數學分析》獲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件。
圖2 學院教師編著出版高水平教材
二、人才培養
數學與統計學院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學校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辦學目標,加快推進一流本科建設步伐,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形成了從本科、碩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的人才培養體系。學院堅持特色發展之路,以統計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數學這一優勢學科為主干,走好協調、共進的發展之路;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人才培養質量為生命線,積極探索構建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與首都“四個中心”建設相適應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圖3 八九級計劃統計專業校友返校共慶畢業三十年
我校自1960年開始招收統計方向本科生,1983 年開始設立統計學本科專業,2004年9月招收第一批數學類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本科生。從學校2011年獲批統計學一級學科碩士點、2018年和2023年分別獲批應用經濟學、系統科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以來,學院先后開始招收統計學(理學)學術碩士研究生、應用統計專業碩士研究生以及經濟統計學、系統科學博士和博士后。幾十年來,學院緊緊圍繞人才培養這一根本任務,依托統計學等一級學科發展優勢,堅持秉承“理論實、基礎厚、創新多、應用強”的人才培養理念,深入推進教育教學綜合改革和人才培養體制機制創新,切實提升各層次人才培養質量。
圖4 學院學生圓滿完成慶祝建國七十周年國慶游行
應用統計學本科專業于2019年獲批教育部“雙萬計劃”北京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2年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該專業教學團隊獲評2022年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經濟統計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本科專業于2020年、2022年獲批教育部“雙萬計劃”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為適應國家加大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力度,2022年9月起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停招,開始招收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本科生,培養具有扎實數學基礎理論知識、縝密邏輯思維并且能夠利用數學理論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復合型人才。
圖5 校長郭建華為2023屆優秀畢業生頒發榮譽證書
圖6 學院領導、教師代表受邀前往愛爾蘭科克大學參加應統中外班畢業典禮
學院堅持以學生為本,以高水平學科競賽、校外企業實習基地等平臺為依托,主動對接國家與首都所需,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大賽、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國內外重大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近年來,學院畢業生就業質量高、社會滿意度好。畢業生深造率持續提升,部分畢業生被國內一流高校或國外知名大學錄取。
圖7 本科生各類學科競賽獲獎
學院擁有的統計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應用統計專業學位碩士點、經濟統計學二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在近年來不斷發展進步。專注致力于培養適應智能大數據時代需求,在數理統計、經濟統計、金融統計、數據科學等有堅實理論基礎和技術方法,能將統計學與商貿物流、食品等領域交叉融合的高層次理論及應用研究型統計學人才;堅持“分類+交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行“雙導師制”,構建了“學科競賽-企業實踐-案例教學”研究生實踐教學體系,研究生培養質量不斷提升。學院將持續聚焦國家和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國家為社會培養更多高質量創新人才。
三、科學研究
統計學已列入《急需學科專業引導發展清單(2022年)》,也是我校重點建設學科方向。學院整合統計學和人工智能等學科,依托食品、化妝品、商貿流通等我校優勢學科平臺,在數字中國、大健康產業及國內大循環等國家戰略服務方面開展研究,在服務北京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學院建有校級平臺——數據科學研究院,成立了北京工商大學統計科學中心,搭建了“數學與統計及交叉學科前沿論壇”,建成了較為完整的學術發展和交流的體系。依托我校成立了中國現場統計學會因果推斷分會,為統計學專家和學者提供了廣闊的交流平臺。學院擁有集教學、科研、服務為一體的高性能實驗室,同時作為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聯合培養基地,為應用統計學合作辦學項目、數學和統計學科的教學和科研提供強力支撐。
圖8 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因果推斷分會舉辦因果推斷學術年會
近五年,學院教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主持各類縱向及橫向項目80余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20余部。在《JRSSB》《Biometrika》統計學頂級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多篇論文在統計學、數學頂級期刊《AI》《Tran.A.M.S.》《Nonlinearity》等和頂級會議(ICML, NIPS, IJCAI等)發表。
學院圍繞“社會經濟統計學”“金融統計、風險管理與精算學”“大數據分析及應用”等領域的研究,重點發展“社會經濟統計學”和“數理統計學”“大數據分析與應用”這三個科研方向,促進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基礎專業建設的交叉融合,形成了四個以國家級高水平領軍人才為核心、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研究方向,高水平研究成果產出進入快車道。
近五年,學院承擔北京市“兩區”建設發展報告、北京燕山地區經濟運行分析報告等橫向項目15項,聯合北京房山高教園區科研院校成立房山統計共同體,致力于從微觀至宏觀各層面數智賦能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建設蒲洼東村等京西南教育教學實踐基地2個;學生實踐團參與基層建設,實現“人才、文化、組織”賦能三農,助力鄉村振興。
四、社會服務
數學與統計學院積極推動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的有效銜接。成立北京工商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和北京工商大學統計科學中心,發揮學科優勢,在統計學和數據科學賦能商科、輕工和食品等特色行業融合發展方面形成了特色。北京學者李朝鮮教授編制的商業景氣指數和商品價格指數被國家商務部采用,成為對商品市場進行景氣監測、警情預報、風險管控的依托平臺。國家杰青耿直教授將所開發的前沿因果推斷模型服務于行業重大需求,提升了阿里巴巴商家系產品的智能診斷水平,以及字節跳動推薦系統的高效精準決策。北京市“高創計劃”領軍人才曹顯兵教授運用前沿統計模型,構建民族品牌化妝品功效評價體系和指標體系,并開發軟件系統,為我國民族品牌化妝品的研發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此外,糧食價格、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監測的多份研究報告獲中央農辦、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批示,食品安全、化妝品大數據技術應用得到國家市監總局示范應用和行業推廣。學院教師不斷貢獻智慧,發揮所長,積極投身到服務首都經濟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