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1年1月21日,教育部印發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施方案(2021-2025年)》,啟動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
此次評估處在學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的關鍵時期,是對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工作的一次全面檢驗,也是總結優勢、分析問題、補足短板的良好契機。為便于全校師生深入了解和熟悉審核評估的實質內涵,準確理解與掌握審核評估的規范要求,教務處特推出“教育教學審核評估知識”系列專題,旨在統一思想、提高認知,以審核評估工作為契機,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強。歡迎大家持續關注與分享交流。
第三期主要介紹以下四點:
9.新一輪審核評估在方式方法上有哪些創新?
一是增設線上評估。增加線上評估環節,考察不受時空限制,考察更加全面、深入。
二是實現評估分類。實現評估分類和“一校一案”,學校可自主選擇評估類別、考察指標和常模。
三是優化評估流程。精簡入校評估專家人數、天數、環節;尊重專家自由裁量權和學校自主選擇權,專家根據學校實際和線上評估情況與學校一起制定“個性化”入校考察方案。
四是構建多元評價。構建了“1+3+3”校內外綜合評價體系,充分利用各類數據報告讓評估手段更加立體多元、評估結果更加客觀準確。
10.簡要介紹評估專家組成、線上評估和入校評估?
評估專家組成:專家由9-15人組成,原則上,外省(區、市)專家人數不少于評估專家組人數的二分之一,行業學(協)會、企業和社會用人部門專家不少于2人。
線上評估:評估時長2-4周,主要采取審閱材料、線上訪談、隨機暗訪、聽課等方式進行評估。
入校評估:專家組組長根據線上評估情況,確定5-9位入校評估專家,在2-4天內重點考察線上評估提出的存疑問題。綜合線上評估和入校評估總體情況,制訂問題清單,形成寫實性《審核評估報告》。
對于參評高校通過教育部認證(評估)并在有效期內的專業(課程),免于評估考察。
11.線上評估如何開展?
線上評估期間,考察形式主要包括聽課(線上聽課或實地暗訪)、審閱材料、線上訪談等形式。專家組既會根據學校信息化條件開展線上聽課,也可安排專家入校實地暗訪聽課,所選課程不提前通知學校。各院(部)應抓好教風、學風建設,督促師生在課堂上展現飽滿的精神面貌,保持教學秩序穩定。
12.線上審閱材料怎樣進行?
評估專家進行評估須進行審閱材料,審閱材料一般以線上為主,專家將審閱教學大綱、課程試卷及其試卷分析報告、畢業論文(設計)等資料,學校采取掃描、拍照后上傳等方式為專家提供。
審閱材料以考察問題為導向,突出考察重點。例如畢業論文(設計)審閱重點關注選題、過程指導、成績評定是否規范到位,是否體現了能力培養要求;試卷審核重點關注命題、成績評定和試卷分析是否圍繞課程目標達成開展,是否體現了能力培養要求,是否針對上一輪課程的試卷分析有持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