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在這場舉世矚目的紀念大會中,151名北工商師生承擔合唱團與志愿服務兩個專項任務,圓滿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這正是學校深厚紅色底蘊的生動寫照。
出征大會合影
天安門廣場,他們唱響抗戰經典曲目
歌聲嘹亮,廣場合唱團拉開序幕。由首都40所高校3000人組成的廣場合唱團作為紀念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聯合軍樂團一起,奏唱《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衛黃河》等經典抗戰歌曲,歌聲與銅管齊鳴,形成排山倒海的氣勢,他們在歌聲中唱出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密碼”,誰膽敢侵犯我們,就會在這鋼鐵長城面前碰得頭破血流!現場仿佛能聽見平型關大捷的槍聲、百團大戰的沖鋒號,形成氣吞山河的“青春最強音” 。
“當我悲壯地唱出那句‘九一八,九一八’時,我理解了我們青年人的命運從來都是與國家、與民族緊密相連。”合唱團成員楊明悅動情地說道。激昂的聲音、真摯的情感、飽滿的精神,在祖國最中心的地方,同學們的心與國家緊緊相連,他們唱出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深情禮贊。他們眼中閃耀的光芒,是油然而生對祖國赤誠的熱愛。“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愛這土地愛得深沉。”
幕后天使,默默奉獻的“隱形部隊”
在紀念活動上,首都30多所高校的4265名青年志愿者共同承擔了志愿服務保障工作。這群默默奉獻的“隱形部隊”只能通過聲音“聽”閱兵。為保證現場秩序和轉播效果,大會一開始,他們就要暫時“隱蔽”起來。“但想起‘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能夠以青春微光,匯聚時代榮耀,是我一生最珍貴的驕傲。”志愿者谷雨萱自豪地說。
志愿團隊中,有英勇抗戰、為民族解放犧牲的革命英烈的后代,也有多次參與大型志愿服務的志愿骨干。服務現場,他們承擔了線路引導、秩序維護、安全應急等服務,涉及廣場核心區、遠端集結區等多個區域,十余個崗位,無論是解答咨詢問題,還是維護現場秩序,志愿者們化身細致觀察的“小偵探”、勤勞嘴甜的“小蜜蜂”、信息傳遞的“小向導”,提供及時、周到的志愿服務,展現了首都青年的良好風貌。
各方重視,關懷備至,不辜負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擔當
接到任務以來,學校第一時間成立重大活動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沈千帆擔任組長,副書記李中奇擔任副組長,周密部署、有力推進。房山團區委、公安分局,區紀委等單位多次踏勘、入校聯合保障,團市委多次入校指導工作,團中央書記處書記胡百精假期親切慰問參與活動的學生。
出征大會上,沈千帆號召參與活動的全體師生以工商人之責任、擔當、激情投身工作,以工商人之品質、品味、品行發揚作風,以“精精益求精、萬萬無一失”標準,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分的北工商答卷!校領導為參與活動的師生贈送慰問品。李中奇為合唱團與志愿服務團授旗。
師生同心,追求卓越,用歌聲與行動“雕刻”責任與擔當
5月到8月,125天,合唱團的同學們參與76次校內外合練,聲樂、體態、藝術表現力,他們反復揣摩每一個音符、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烈日下的揮汗如雨,風雨中的紋絲不動,嗓子唱到嘶啞,皮膚曬到黝黑,但只要站上演出點位,他們便全情投入,只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在天安門唱出中國青年的最強音!
志愿者培訓時長2270小時,累計服務時長3160小時,“您好,歡迎您觀禮”“請從這邊通行”,這些看似普通的話語,單次要持續4個多小時,重復說好幾百遍,每一遍都配合著最燦爛微笑。每天,他們分組模擬突發情況,反復打磨禮儀姿態——我們要把微笑變成肌肉記憶,把北京服務打造成世界名片。當聽到觀禮人員說“志愿者們真專業”“太有熱情了”的時候,同學們知道,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專班保障,共擔使命,將“國之大者”化為“校之要事”
校團委、各學院通過五級選拔制,精準推選了一批政治素質高、專業能力優、服務意識強的師生參與活動。黨政辦堅持每日值班值守,黨委組織部指導學生團隊成立臨時黨總支,計劃財務處與國資處提供專項支持,黨委宣傳部為參訓師生留下了美好瞬間......所有專班聞令而動,有求必應,發揚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優良傳統。
每次訓練,都有保衛處的保駕護航,公共事務處的美味菜肴,即使在深夜凌晨,學生們訓練歸來也能洗上熱水澡,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卻最溫暖人心。9名團干部,4名輔導員作為帶隊教師更是全程投入、主動擔當,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全力保障學生們的需求,解除同學們的后顧之憂。
美育課堂,體育訓練,將紀念活動作為,最生動的“大思政課”
沈千帆以《賡續抗戰精神 勇擔強國使命——新時代青年的歷史傳承與責任擔當》為題為師生講授思政課,將抗戰史、北工商紅色校史融入信仰課堂。李中奇悉心指導專項任務,為在校學生過“集體生日”,師生共聚一堂、同切蛋糕、齊唱生日歌。魏朗辰難掩激動之情“這是我成年后的第一個生日,紀念活動賦予了它更美好的含義,這也將是我最最難忘的生日!”
合唱訓練融入“歌聲里的抗戰故事”藝術黨課,學生們在歌聲中追憶烽火歲月,致敬偉大抗戰精神。設計與藝術學院趙夢弦老師指導學生逐字逐句打磨聲樂唱功。科學高效的體能、體態訓練計劃,確保師生在高強度排練下“身體不掉隊、精神更昂揚”。
臨時黨支部、團支部將“行走的思政課堂”搬到抗日戰爭紀念館、上海四行倉庫,《南京照相館》觀影現場,沉浸式的黨團活動讓朋輩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致敬!慷慨激昂的歌聲向英雄先輩致敬!熱愛!和平路上在把清澈的愛獻給祖國!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把活動成果轉化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